將俄羅斯拒之門外是正確的,若他進來,就會想方設法將印度拉進來,拉進來的目的不是為解決問題,而是來制衡中國,擴大自己的影響力,辦不成任何必事情。
金磚國家(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南非)本質上是經濟合作組織,但始終包含政治因素;若俄羅斯正式加入,可能促使印度更積極參與金磚事務,近年來印度與西方國家關系日益密切,同時在美俄之間保持平衡策略。
如果俄印聯手,會不會讓金磚內部變成“俄印抱團、中國被牽制”的局面?類似的情況在其他國際組織里并不少見,比如G20就常因大國分歧而卡殼。
不過,金磚國家過去十幾年還是干了不少實事的,比如金磚新開發銀行,已經給成員國的基礎設施、綠色能源等項目提供了超過300億美元貸款,這說明,即便各國政治立場不同,只要利益一致,合作還是能推進的。
金磚國家的價值在于讓發展中國家一起發聲,但大國之間的博弈確實是個現實問題,俄羅斯想拉印度進來,可能是為了增加自己的話語權,但印度也不是省油的燈——莫迪政府精明得很,既和美國搞“四方安全對話”,又和俄羅斯保持軍火貿易,不太可能完全倒向某一方。
對中國來說,與其擔心“俄羅斯拉印度搞小圈子”,不如主動擴大金磚的“朋友圈”,比如最近沙特、伊朗、埃及等國家都表示想加入,如果金磚能吸納更多新興市場國家,反而能稀釋單一國家的影響力。
說到底,金磚能不能成功,關鍵看它能不能給成員國帶來真金白銀的好處,如果整天搞政治算計,最后只會變成又一個“清談館”。
但要是能在數字貨幣、跨境支付、能源合作這些新領域突破,金磚的價值就會越來越大,國際政治沒有永遠的朋友或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這句話放在金磚身上,再合適不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