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安一個淘氣的四年級學生小陳,因在教室用水槍呲了老師一臉,導致林老師懲戒不當受處分被拘留。
隨后其父老陳疑似爆料林老師曾有償給小陳補過課,老陳這不依不饒的架勢,真讓大家為小陳的成長捏了把汗。
無論小陳究竟因何原因呲了他一臉的水,作為一名59歲即將退休的優(yōu)秀教師,都不應該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更不行以“推學生跳樓”的方式嚇唬學生。
官方對他做出記過處分、拘留處理也無可厚非,最關鍵的是,這已經(jīng)威脅到學生的人身安全,這可不是用“嚇唬”就能為自己開脫的。
事件發(fā)生之后,大家討論最多的就是如何合理的去懲戒“熊孩子”,這個“懲戒限度”究竟該如何把握,“難道就這么放過侮辱老師的熊孩子嗎?”
《觀察者網(wǎng)》發(fā)文揭示了目前教師懲戒方面存在的一些困境。
現(xiàn)在的孩子越來越難管幾乎成了大家的一個共識,對待那些經(jīng)常出現(xiàn)“越軌”行為的學生,老師們又擔心有懲戒失效風險。
我們有“棍棒底下出孝子”的說法,很多教師也有類似的情節(jié),但當今社會對這些傳統(tǒng)的懲戒又不太能容忍。
在這起事件中,教育主管部門和學校并沒有給林老師任何支持性的幫助,這就導致了有些老師有了從教書育人到自我避則觀念上的轉(zhuǎn)變。
實際上,在2020年,教育部就頒布了《中小學教育懲戒規(guī)則(試行)》,該規(guī)則于2021年正式實行。
該規(guī)則明確了老師實施懲戒的條件和范圍,但在具體落實當中,很多老師的確出現(xiàn)不敢管以及越界懲戒的情況。
一方面是老師們從保護自己的角度考慮,另一方面也是老師們對這個規(guī)則并沒詳細學習了解導致的。
為何現(xiàn)在的老師不敢管學生?文章指出,教師和學校以上的這些措施雖然能夠產(chǎn)生一些效用,但是并不能完全根本解決學生問題,他們只能盡可能勸說問題學生和減少問題學生的影響范圍,其原因在于學生和家長對懲罰教育的消極態(tài)度。
并不是所有的老師都不敢管學生,絕大多數(shù)的老師其實還是非常想管理好學生的,可現(xiàn)在的學生的確并不好管。
在當下這個信息“大爆炸”的時代,孩子們接觸新鮮事物的渠道有很多,他們比很多80后、90后上學時,思想上更成熟。
他們或許會理解老師和父母,都是為了他們好,可他們就是不想好好學習;有些經(jīng)常行為越軌的學生,在老師和家長面前表現(xiàn)的很乖,但在其余時間卻像一個“小魔王”;更有甚者直接和老師對著干,甚至在課堂上打罵老師;有些學生因為經(jīng)常犯錯被教育,已經(jīng)對老師使用過的一些方式“免疫”了,在合理的懲戒范圍之內(nèi),讓老師們也無計可施。
相比較于老師的不敢管和學生的不好管,家長在老師懲戒學生這件事情上的態(tài)度,其實發(fā)揮了更重要的作用。
在大量的實踐過程當中,家長的態(tài)度其實大致能夠分為三類,要么非常支持,要么非常消極,要么就不太表達自己的觀點,等出現(xiàn)了問題,有可能會左右搖擺。
對于教師懲戒非常支持的家長,一般都有一個共性,那就是家長和老師彼此之間非常的信任,這一類家長并不會在言語上說出怎樣的承諾,但在老師對孩子的懲戒之后,往往會默默的支持老師。
對于老師懲戒學生持消極態(tài)度的這部分家長,他們當中絕大多數(shù)都沒有太好的教育孩子的經(jīng)驗和辦法,他們允許自己懲戒孩子,但對老師的成績卻說不。
絕大多數(shù)家長其實屬于第三種,這類家長平時很少和老師聯(lián)系,他們對待老師對孩子的懲戒的態(tài)度也是搖擺不定的,有時會主動配合老師,有時就埋怨老師。
其實在懲戒學生這個問題上,并不是哪一個群體能夠左右的,這需要教師、學校、家長之間達成一個共識,但想要達成這個共識,目前來看是很困難的。
其實這個“共識”本身就不是一個好達成的事情,甚至可以說是根本無法完全達成共識的事情。
這就好比大家對于同一件事情的看法一樣,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評判標準,很難讓所有人的觀點都保持一致。
瑞安這起事件發(fā)生之后,對林老師的懲罰,有人認為過重,有人認為過輕;人支持家長的行為,也有人對此并不贊同。我認為,目前這件事情的結(jié)局,是一個滿盤皆輸?shù)木置妗?/p>
林老師因此被拘留,也有可能會斷送自己的教師生涯,要知道他即將退休,不知道他是否悔不當初。
當?shù)亟逃鞴懿块T以及學校在李老師這件事情上并沒有維護老師的懲戒意愿,這對于學校的聲譽以及當?shù)亟逃鷳B(tài),也會造成一定的影響。
對于孩子來說,這件事情恐怕在很長一段時間內(nèi)都會給他帶來陰影,對于當時的他來說,并不知道林老師是真的還是嚇唬他,這起事件本身就已經(jīng)給孩子帶來一定的心理影響。
此外,他用水槍噴老師的這個舉動,會給他接下來在學校的學習生活帶來非常大的負面影響,甚至會影響他的社交,以及接下來的成長。
本來這就是一屆學生犯錯,老師懲戒不當?shù)氖虑椋依蠋熀蛯W校也登門道歉了,即使稍微蠻橫一點的家長也基本都到此為止了。
雖然老師懲戒不當?shù)拇_有錯,但畢竟孩子做的也不對,趁著這個機會,再教育一下孩子不很好嗎?
但這個父親仍然不依不饒,還要報警走司法程序,甚至把此事曝光在網(wǎng)絡上,到頭來也把自己給網(wǎng)爆了。
這種人就是典型的占點理就不依不饒的類型,得罪了他就不死不休的那種人,現(xiàn)實生活當中如果被這種人糾纏,將是一個非常苦惱的事情。
每一個孩子其實就像一張白紙,他的性格以及三觀的建立,與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密不可分,在這其中,家庭教育的影響尤為重要。
別說一個孩子用水槍噴老師了,就算是噴了其他的小朋友,這本身就是一個非常沒有禮貌的行為,但凡他的家教嚴格,也不至于讓孩子做出這種無理的事情。
作為家長,不正視孩子的問題,反而揪著老師的錯誤不放,這似乎也有一些顧此失彼的意味,也極易給孩子帶來錯誤的道德觀和價值觀。
從深遠的角度來看,這非常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極容易讓孩子陷入惡性循環(huán)當中,表面來看是為孩子討回了“公道”,實際上,很有可能會害了孩子。
從另一個層面來說,當一名老師不再敢去管學生的時候,教育的成色其實就已經(jīng)打了折扣,懲戒不一定是教育孩子的必備手段,但不為是一個好的方式。
懲戒的程度需要大家一起來把握,教師不能違背規(guī)則越界懲戒,家長也應該給予老師一定的懲戒容忍。
如果大家不能夠在這一點上達成共識,很難發(fā)揮教育的最大合力,最終吃虧的還是孩子。
當別人問到郭德綱老師是如何教育出如此優(yōu)秀的兒子郭麒麟時,郭老師表示,為了讓兒子踏入社會之后少接受社會的毒打,他只能在家里對兒子更加嚴格的要求。
這其實也反映了家庭教育對一個孩子成長的重要性,浙江陳先生的不依不饒,大概率會給孩子帶來負面的影響。
孩子的教育并不是哪一方的責任,他需要社會、學校、老師、家長的協(xié)同,希望這件事情能夠給所有人敲響警鐘,不要為了一時之快,影響孩子的健康成長。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