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復電商領取《1000份電商運營干貨案例》
作者 | 清清 來源 | 電商天下
空號開播
抖音新一姐殺瘋了
“頂流輪流做,明年到我家”——這句話的含義,在直播帶貨的舞臺上體現得淋漓盡致。
近日,一位名叫“Abey姐”的美女主播,以近兩億的單月銷售額迅速出圈,成為抖音新晉的“帶貨一姐”。
圖源:Abey姐直播間
這個稱號的含金量并不低。
要知道,這位名為“Abey姐”的美女主播,僅在抖音經營著兩個賬號。
大號“Abey姐有好貨”,小號“就叫Abey”,視頻作品為零,商品櫥窗也空無一物,兩個賬號的粉絲數加起來也不過260萬出頭。
可Abey姐正是這樣“素面朝天”地沖上了頭部帶貨榜單,直播間人氣日常達到10萬+。
新抖數據顯示,近30天,其大號“Abey姐有好貨”直播了24次,預估銷售額超過1億元。
而小號“就叫Abey”同樣直播了24場,預估銷售額較大號稍微遜色,卻也達到5000萬元-7500萬元。
圖源:新抖
這也就意味著,一個月內,在沒有短視頻導流、沒有商品櫥窗、沒有私域粉絲池的情況下,Abey姐僅靠直播帶貨,就賣了接近2億元。
回顧Abey姐的直播歷程我們可以發現,她每天在兩個賬號之間輪播,每場播一個半小時左右。
從話術到形象,她塑造的是一種典型的“女霸總”人設:
語速快、邏輯狠、節奏緊,仿佛屏幕前站著的不是帶貨主播,而是一個剛從會議室走出的女企業家。
從幾千塊的翻新機,到幾塊錢的小配件,Abey姐都能用自己的宣傳話術,將它們包裝成不買就會吃虧的“高端貨”。
她頻頻強調“沒有中間商賺差價”,自稱“源頭供應鏈”,甚至揚言自己是“看不下現在的市場亂象,才下場親自整頓”。
不僅如此,在Abey姐的直播間,最不缺的就是“節目效果”。
比如,她會站在 疊滿“ 華為 ”產品盒子的貨架 前 ,豪邁地向觀眾和助手喊話 :
“ 折疊屏你們準備要的給我打個3,統計下前100個打3的兄弟,不是粉絲的不用管。 ”
而 當直播間被清一色的 數字 3 刷屏,她話鋒一轉開始售賣9塊9的藍牙耳機。
圖源:Abey姐直播間
不僅如此,在評論區最常見的那句“收到了,是正品”,其實也只是直播間設置的“福袋口令”。
消費者到手的產品是真是假,并未有明證。
但顯然,對于鏡頭外的觀眾來說,他們在Abey姐直播間消費的從來不只是實物商品,
更是那種“霸總下凡、秒殺通道開啟、手慢無”的爽感。
這正是如今直播間最常見的“反差敘事”:
將主播包裝成精英角色,再用低價商品制造顛覆落差,讓觀眾獲得一種“贏過了世界”的心理滿足。
在電商天下看來,Abey姐的人設與風格,比大部分帶貨主播更極端、更架空,卻也更符合當下用戶的注意力偏好。
越不真實,越容易入戲;越離譜,越容易轉化。
監管收緊
表演式帶貨并非長久之計
值得一提的是,這招“女總裁+低價爆品”的組合技,并非Abey姐首創。
在她之前,“澳門COCO姐”“路遙”等人早已走出類似路徑:
穿著夸張、言語凌厲,將高位人設與低價貨品硬擰在一起,制造直播間里的張力與轉化閉環。
就以此前紅極一時的澳門COCO姐為例,她身穿精致抹胸裙、披著皮草外套,言行舉止之間盡顯“女大佬”的風范。
圖源:澳門COCO姐直播間
但在高級的包裝與話術之下,COCO姐的貨卻賣出了2元店的價格:
兩條8塊8的蟲草內褲、三條17塊8的人參內褲、9塊9的防紫外線墨鏡……
這種套路的轉化力驚人,彼時,巔峰期的澳門 COCO姐和路遙,均創下過30天GMV破億的輝煌。
但就像所有熱鬧的戲劇一樣,劇終的時刻,總會悄然到來。
今天回頭再看COCO姐和路遙,兩位曾經的“帶貨王者”如今數據顯著下滑,直播間人氣也不復當年盛況。
他們不是不再努力,也不是突然“翻車”,而是整個模式的紅利期開始遞減。
觀眾在看多了“套路化表演”之后,開始失去新鮮感;平臺也在逐漸調控流量分發機制;
更重要的是,監管的眼睛已牢牢盯住這塊曾經“野蠻生長”的灰色地帶。
就在一個月前的4月18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才召開了直播電商監管專題新聞發布會。
明確提出將加快出臺《直播電商監督管理辦法》,今后將加大直播電商領域監管執法力度,持續整治直播電商行業亂象。
圖源:紅星資本局
在電商天下看來,這場發布會并非一次“例行通報”,而是一種信號釋放:直播帶貨,不能再靠“演技”與“話術”撐起一切。
未來,直播間將被要求進行更細致的商品溯源,主播必須對推廣產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平臺也須建立更高效的內容審核與消費保障機制。
一言以蔽之:直播電商正從“江湖時代”向“規制時代”過渡。
從某種意義上而言,Abey姐的崛起,不僅是一次直播劇本的再輪回,也是一場關于“內容電商極限值”的壓力測試。
她以近乎空白的賬號起步,證明了即使不靠短視頻導流、不靠KOL背書,只要劇本編得巧、節奏踩得穩,就能把“臨時搭臺”變成“黃金檔期”。
圖源:抖音
但問題也正出在這里:她的成功幾乎完全依賴“內容包裝”,而缺乏對供應鏈、服務、復購體系的建設。
這意味著,一旦觀眾疲勞、平臺限流、監管介入,Abey姐直播間的神話也許就會迅速蒸發。
因為她不是一個電商品牌的延展,而是一個劇情劇本的演員;不是商品質量的背書者,而是用戶情緒的刺激者。
電商天下認為,真正可持續的直播電商模式,終究要回到“商品”與“服務”的基本面。
低價固然是誘因,但終不是護城河;情緒可以吸睛,但無法兌現信任。
平臺想要健康發展,必須扶持那些真正具備產業鏈能力、能夠提供售后保障、可以實現用戶復購的帶貨主體。
因為,只有當直播間從“劇場”轉向“商場”,從“演出”變為“服務”,從“爽感”轉為“信任”,這條賽道才可能真正走出泡沫,進入正軌。
歸根結底,流量可遇不可求,信任才是根基。
能夠撐過下一輪行業洗牌的,往往不是那些走在風口上的人,而是那些在風停后依然站得穩的人。
行業資訊、案例資料、運營干貨,精彩不停
【添加備注:進群】
本文首發于電商天下(ID:DSCTX355)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