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里長江,發源于唐古拉山脈,一路經峽谷、闖險灘,洶涌奔騰至巫峽口,“入鄂第一站”就是巴東。
長江巴東段全長39公里,岸線長92.5公里,流域面積1796平方公里,像一條“綠色動脈”,深深植入巴山峽川的脈絡。
2016年1月5日,在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上指出:“當前和今后相當長一個時期,要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p>
2026年是長江大保護十周年。地處三峽庫區腹地的巴東縣,如何站好長江大保護的“第一哨崗”?從庫區消落帶、亂石堆、灘涂地等“生態傷疤”根治,到健康步道、公園、廣場等“網紅打卡地”陸續上線,巴東走出了自然保護、生態修復、工程治理三線共進的護江路徑。
一
稱重、掃碼、上傳數據……每日清早,巴東縣常興水上環保有限公司的垃圾接收船準時靠港,接收停泊在巴東港游輪上的生活垃圾。
“我們每天要接收5艘旅游船,十幾艘機舶、躉船等產生的生活垃圾,由垃圾接收船轉運至專用環保碼頭,再通過環衛車運至垃圾處理廠進行處理?!惫矩撠熑耸烦S抡f。
長江巴東段船行如梭、水運繁忙,日均接收船舶垃圾超兩噸。
在綠色港航建設的指引下,巴東縣從基礎設施提升、接收轉運處置等關鍵點入手,提升船舶港口污染防治能力,以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免費接收船舶生活垃圾,實現船、港、岸等節點對接和船舶污染物處置閉環管理。
一江清水何以能“清”?巴東縣深入實施長江保護十大提質增效行動,高質量編制巴東縣長江高水平保護十大提質增效各專項行動計劃、巴東縣長江高水平保護十大提質增效行動重點工作清單,對標各項工作,明確時間節點,有序穩步落實。
扎實推進長江入河排污口溯源整治攻堅提升行動,完成91個長江入河排污口整治,不讓污水直排長江;投入運營污水處理廠18座,建成垃圾預處理廠1座、垃圾中轉站11座,完成客運泊位港口岸電建設任務和船舶受電裝置改造,并開展船舶污染物接收轉運處置專項治理。
問“江”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支流水生態環境保護是長江流域水生態綜合治理的“前端”,巴東縣實施三峽庫區神農溪支流平陽壩消落區生態環境綜合整治工程,增加三峽水庫防洪庫容197.21萬立方米,打造改善生態系統質量、維護生態安全、促進生態減災協同增效的巴東樣板。
同時,巴東縣86名縣、鄉、村三級河長對全縣54條河流和17座水庫開展常態化、規范化巡查,做到守水明責、守水有責、守水盡責。
二
5月17日,在巴東長江大橋北岸橋頭下,官渡口鎮志愿者身穿紅馬甲,手拿長鉗、編織袋,撿拾草叢、石縫間的垃圾。
岸上,一抹“志愿紅”涌動;江中,一條綠水玉帶綿延,成為一道風景線。
和長江一衣帶水的官渡口鎮,有“巴東城市陽臺”之稱。官渡口鎮采取“網格化+常態化”護江模式,15支小分隊扎根8個生態責任區,定期開展河道亂排亂倒現象整治、水面漂浮物清運和岸邊垃圾清理,共建政府主導、社會協同、公眾參與的立體式護江網絡。
守好長江大保護“入鄂第一哨”,每個巴東人都是護江衛士。
2024年12月11日,巴東縣、武漢市、黃岡市黃梅縣、荊門市沙洋縣、襄陽市襄州區五地同屏聯動,共同揭牌第一批“長江哨位”,聚焦長江水域生態保護,依托全省志愿服務聯盟大平臺,讓退役軍人志愿服務立哨成點、連點成線、搭線成網。
站在“長江哨位”上,巴東縣退役軍人成立“長江衛士”志愿服務隊,積極探索聯動機制,聯合生態環境保護、水利等部門共同筑牢長江生態防線,多方協同、多元參與,開展守護長江志愿服務活動。
黨旗飄揚護碧水,生態先鋒守長江。每年,州生態環境局巴東縣分局結合支部主題黨日、世界環境日等,組織開展“黨建+長江大保護”系列活動,引領黨員先鋒隊、志愿服務隊加入長江巴東段管護隊列。
目前,長江巴東段所轄3個鄉鎮23個村(社區)的干部群眾,連成一條39公里長的護江戰線,愛江護江的全民行動正在形成。
如今,長江巴東段出縣境水質連續三年總體保持在Ⅱ類及以上,轄區內無劣V類水體。
“長江大保護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我們將堅決扛牢長江大保護政治責任,把長江生態保護修復擺在壓倒性位置,緊盯污染防治重點領域,系統謀劃水生態、水環境、水安全項目,廣泛宣傳《中華人民共和國長江保護法》,建設美麗巴東。”州生態環境局巴東縣分局負責人說。
來源:恩施日報、知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