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份關于電子煙的科研結論引發學者討論。該論文發表于《新英格蘭醫學雜志》,研究者稱電子煙使用者面臨的健康風險與傳統吸煙者面臨的風險基本一樣。然而論文一經發表,就受到多位權威學者抗議,因為該研究的研究過程存在嚴重缺陷。
美國路易斯維爾大學醫學教授、減少煙草危害(THR)專家Brad Rodu表示,這一研究完全不符合基本的科學標準,研究把包括心血管疾病、勃起功能障礙在哪的許多疾病單一的歸因于“使用電子煙”,卻不考慮用戶其他生活習慣。而且研究只依賴橫斷面調查,嚴重缺乏相關性。
美國路易斯維爾大學醫學教授、減少煙草危害(THR)專家Brad Rodu
“這種不負責任的研究結論,不應該用來為煙草政策提供依據。”Brad Rodu說,“無論這個研究最開始的意圖有多好,但是它提供的完全是錯誤信息,掩蓋了電子煙這種減害產品的好處,有可能會產生非常危險的后果。”
然而在近幾年,類似上述錯誤研究的結論和關于電子煙的謠言早已通過媒體廣泛的傳播給了需要戒煙的煙民。甚至,世衛組織也在為這些錯誤結論的傳播推波助瀾。世界電子煙聯盟(WVA)發布的一份報告中指出,世衛組織推行了20年的《煙草控制框架公約》一直在強烈抵制電子煙等減害產品,這一行為可能間接奪走了數百萬人的生命。
“我們一直強調,不要把所有尼古丁產品都視為同等危險的產品。我們建議世衛組織根據科學證據進行監管,而不是從道德恐慌出發一刀切。”世界電子煙聯盟(WVA)報告稱。
同樣,亞太減少煙草危害倡導者聯盟(CAPHRA)也發表了一份強有力的聲明,譴責針對電子煙等減害產品的錯誤信息傳播。該組織認為,持續的反電子煙宣傳、錯誤的科學結論正在阻止煙民專向危害更低的選擇,從而造成了更大傷害。
電子煙并不是完全無害,尤其不建議非煙民和未成年人使用。但電子煙對公眾健康的真正益處在于,它是一種更安全的卷煙替代品。電子煙沒有燃燒過程,規避了煙草燃燒產生的數千種有害物和致癌物。包括考克蘭、英國公共衛生部等一系列權威研究都證明,電子煙比傳統卷煙減害95%,該用電子煙的煙民往往都能得到肺功能改善、咳嗽減少等健康收益。
目前,瑞典、英國和新西蘭等國家因推薦煙民改用電子煙,已收獲了可觀的控煙成果,吸煙率普遍實現大幅下降。特別是瑞典,已將國民吸煙率降低到5%以下,達到歐盟規定的“無煙國”標準,煙草相關的疾病發病率和死亡率也達到歐盟最低水平。
然而,還有許多國家的公共衛生組織和媒體對這些證據選擇視而不見,導致未經證實的傳聞、謠言和研究大肆傳播,不僅讓煙民誤以為“電子煙比卷煙更有害”,也把煙民推回到卷煙的懷抱。
“科學結論很明確,減害證據也越來越多,公共衛生政策的制定者需要轉變思維,不應該任由謠言傳播,也別再用過時的思維去妨礙煙民減害了。”亞太減少煙草危害倡導者聯盟(CAPHRA)報告稱。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