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館的藏品主要來自海內外搜尋與拍賣競購等途徑匯集而成,從具代表性的歷代家具、豐富系統的工具與材料到珍貴文獻資料等,集腋成裘,每一件都凝聚著我們對傳統木作文化的拳拳之心。我們希望通過這些實物的系統展示,為公眾搭建一個了解中國傳統木作文化的窗口。
開館一年間,承蒙各界賢達鼎力支持,許多朋友慷慨惠贈個人珍藏和作品以豐富館藏,完善展陳。每念及此,不勝感激。值此周年之際,我們懷著結草銜環之心,特遴選部分受贈精品,邀您一同品鑒。通過這些古代文化珍貴遺存,管窺堂奧,共同探尋傳統家具背后的文化脈絡與工藝精髓。
2019年6月
從一本書,到一間書房,再到一座傳統木作陳列館(點擊回顧),區氏不僅與王世襄先生著作結緣,更因王世襄書房,結識諸多友人,獲贈珍貴文獻資料。
● 區氏傳統木作陳列館復原的王世襄書房
王世襄致蔡耕信札
陳列館靠近王世襄書房的展柜中,放著一本1993年王世襄纂輯的《蟋蟀譜集成》,旁邊則是一封王世襄先生致上海文藝出版社編輯蔡耕先生的手寫信札,向其溝通給有關機構贈書、折扣、稿酬和版稅等事宜。
《王世襄致蔡耕信札》由中國國家博物館特聘專家 、《維揚明式家具》作者張金華先生特別惠贈。張金華先生1991年開始涉足明清家具的收藏與研究,王世襄的兩本著作是他最好的“老師”。
早在2019年,張金華先生與張志輝先生、李春陽先生得知王世襄藏書拍賣的消息,便力薦與區氏。在得知區氏拍得藏書后,張金華便將其珍藏的信札贈與陳列館,以豐富書房文獻資料。
●中國國家博物館特聘專家張金華先生出席開館慶典,并參加主題論壇《一本書 一個書房 一座陳列館》
● 王世襄致蔡耕信札,1993年
● 中國國家博物館特聘專家 、《維揚明式家具》作者張金華先生惠贈
2023年12月
陳列館目前家具藏品主要有中國古代家具系列、傳統工具和輔助材料、中國傳統木作工藝標本。而藏家的捐贈與借展,也讓館內家具、構件類藏品日臻完善。
● 區氏傳統木作陳列館——古代家具歷史基本陳列展廳
紫檀浮雕云紋牙板
著名建筑師、收藏家、留余齋主人黃定中先生慷慨捐贈紫檀牙板。牙板采用傳統鏟地浮雕工藝,云紋下緣以精湛工藝鎪挖出流暢工整的如意云紋線條,工藝之精令人嘆為觀止。
留余齋收藏的中國古代家具不僅質精量巨,更以系列性和完整性著稱。先生一直心系區氏傳統木作陳列館的建設發展,對中國傳統木作技藝的傳承與弘揚傾注了極大熱忱。我館展出的留余齋舊藏古代家具構件系列,堪稱館藏品之重器。而本館首個主題展“上座——留余齋藏中國古代坐具展”中的精彩展品,亦全部出自黃定中先生的私人珍藏,為觀眾呈現了中國傳統坐具藝術的精髓。
● 收藏家、留余齋主人黃定中先生出席開館慶典,并參加主題論壇《一本書 一個書房 一座陳列館》、《“上座”古代中國坐具之美》
● 紫檀浮雕云紋牙板
● 建筑師、收藏家、留余齋主人黃定中先生惠贈
《留余齋藏明清家具》著作與《氧氣生活》雜志
承蒙黃定中先生厚愛,還將其著作《留余齋藏明清家具》簽名版以及珍藏的《氧氣生活》雜志相贈。黃定中先生自2012年起便筆耕不綴,他以獨特的視角和生動的筆觸,向當代年輕人娓娓道來中國傳統家具的文化內涵和生活美學。其文風清新雋永,既傳承可傳統家具研究的嚴謹態度,又以現代語匯詮釋古代工藝藝術,在年輕讀者群體中產生了深遠影響。
●《留余齋藏明清家具》黃定中著,香港三聯書店,2009年
●《氧氣生活》雜志
● 收藏家、留余齋主人黃定中先生惠贈
2024年5月
2024年5月22日,區氏傳統木作陳列館正式開館。開館當天,來自各個領域的杰出專家學者云集,除舉行了多場論壇、講座,不少嘉賓亦惠贈了有意義的珍貴墨寶、手稿和書籍。
● 區氏傳統木作陳列館開館儀式現場
向王世襄精神致敬的墨寶
陳列館與王世襄書房的淵源也打動了香港敏求精舍前會長、臺灣清翫雅集資深會員陳永杰先生。這位深耕藝文三十余載的收藏大家,擷取王世襄人生兩則雋永軼事,特邀香港詩書聯學會創會會長李智廣先生以古法翰墨演繹,于開館盛典之時慨贈區氏。
第一幅字是黃苗子為好友王世襄、袁荃猷夫婦撰寫的對聯:“斯是陋室(橫批)。移門好就櫥當榻,仰屋常愁雨濕書。”王世襄夫婦住北京芳嘉園,因房屋頂年久失修漏水,索性卸掉柜門,夫妻倆蜷縮柜中以避雨。黃苗子有次來訪撞見,便作此対以贈好友。
第二幅字:“風雨催園蔬,根出莖半死。昂首猶作花,誓結豐碩子。”這是王世襄在湖北咸寧五七干校時期,目睹一株風雨中依然綻放的油菜花,感慨而作的小詩。
山外文化主理人李捷在臺上解讀時動情地說道:這兩幅字不僅是對王世襄精神的致敬,更是對陳列館的勉勵:無論環境如何艱難,都要堅守內心的文化凈土,昂首綻放?!?/p>
●香港敏求精舍前會長、臺灣清翫雅集資深會員陳永杰先生(中)將兩幅墨寶惠贈與區氏家具董事長區勝春先生(右)、區氏傳統木作陳列館館長區錦澤(左)
《暢安先生的書緣與明式家具學》手稿
開館當日,陳列館特邀請《明式家具珍賞》、《明式家具研究》經典著作主編黃天蒞臨講座,先生以《暢安先生的書緣與明式家具學》、《我為王世襄編經典》為題,娓娓道來兩部著作背后不為人知的幕后故事。
王世襄的兩本開山之作,幸得香港出版巨擘蕭滋、藍真二公與黃天先生的鼎力玉成。香港三聯書店舉全社之力,排除萬難付梓刊行,明珠出匣,震動寰宇,在文博界與出版界留下不朽的傳奇。
講座伊始,黃天先生將其手稿贈送本館——那是記錄他與王世襄先生、區氏三者的翰墨因緣。一紙丹忱,滿篇赤忱。這份厚贈,既是對傳統的致敬,也是對未來的期許。
● 黃天《暢安先生的書緣與明式家具學》講座現場
● 黃天《我為王世襄編經典》講座現場
●《暢安先生的書緣與明式家具學》手稿 ,2024年5月
● 黃天先生致區錦澤信札,2024年5月
●《明式家具珍賞》、《明式家具研究》經典著作主編黃天先生惠贈
作品集《七重旅途》、《不息之線》、《謎團》
中央美術學院教授、廣州美術學院美術館總館長王璜生惠贈作品集《七重旅途》、《不息之線》、《謎團》。王璜生的作品從傳統水墨中出發,游走于水墨與當代藝術之間,這也為傳統木作的當代表達帶來新的思路。
● 中央美術學院教授、廣州美術學院美術館總館長王璜生出席開館慶典并致辭
● 作品集《七重旅途》、《不息之線》、《謎團》
● 作品《記憶的花園》
● 中央美術學院教授、廣州美術學院美術館總館長王璜生惠贈
專業書籍《地方家具》與《紫檀緣》
知名古董家具專家、香港華藝大榮主人蔣念慈先生惠贈專業書籍《地方家具》與《紫檀緣》英文版,進一步豐富館內中國古代家具書籍收藏。
●《地方家具》,1999年
●《紫檀緣》英文版,田家青著,文物出版社,2007年
● 知名古董家具專家、香港華藝大榮主人蔣念慈惠贈
2024年6月
開館以來,來自全國各地的藏家和傳統家具愛好者紛至沓來,參觀并交流對傳統家具的認識以及收藏心得。
黃花梨構件與榆木轎凳
尤為讓人感佩的是廣州大灣區明式家具藏家群體特別捐贈黃花梨圓香幾邊框、黃花梨圓幾束腰構件、榆木轎凳三件珍品,不僅為本館增色添輝,更彰顯了藏家們對傳統木作文化傳承的赤誠之心。
●廣州大灣區明式家具藏家群體參觀陳列館
● 黃花梨圓香幾邊框、圓幾束腰構件
● 榆木轎凳
● 廣州大灣區明式家具藏家群體惠贈
2024年7月
除家具、構件類藏品,陳列館還獲贈各類書籍雜志、圖片。這些豐富的資料,為觀眾打開了一扇全方位了解家具與藝術、文化的窗口。
● 區氏傳統木作陳列館——圖書與資料室展區
古代家具原始圖像
古代家具從鄉村被收集后,輾轉流徙至世界各地,其間大多湮沒了其原始產地等關鍵信息。令人扼腕的是,唯有少數具遠見卓識的從業者會為這些古代家具留下影像記錄。這些珍貴的原始圖像資料猶如時光的切片,為后世研究者提供了不可替代的實物佐證,其學術價值不可估量。對于后人研究是很重要的,意義重大。
承蒙古家具收藏家、區氏摯友張宏先生厚贈,本館獲贈一組拍攝于 30 多年前的珍貴影像資料。其中所記錄的羅漢床和三張玫瑰椅,曾于中國嘉德2017、2024年香港拍賣奪得拍賣佳績,另有一張黃花梨椅子在今年剛結束的佳士得春拍獲得藏家的追捧。這些拍賣會上的拍品大多經過保養和修繕維護,而這些包含歷史溫度的影像資料更顯彌足珍貴。
●2017年在香港嘉德秋拍現場,張宏先生(中)與區勝春(右二)、區錦澤(左二)一起鑒賞這張20多年前經眼過、并留下珍貴照片的羅漢床
●左:陳列館藏黃花梨無束腰馬蹄腿獨板圍子羅漢床組照;右:黃花梨無束腰馬蹄腿獨板圍子羅漢床2017年嘉德秋拍成交價:HKD 34,350,000
●左:陳列館藏三張黃花梨靈芝紋玫瑰椅照片;右:黃花梨靈芝紋玫瑰椅四具一堂2024嘉德春拍成交價:RMB 18,400,000
●左:陳列館藏黃花梨圈背躺椅組照;右:黃花梨圈背躺椅2025佳士得春拍成交價:HK$14,895,000
●古家具照片
● 古家具收藏家、區氏摯友張宏先生惠贈
2024年10月
《家具與生活》雜志
原《家具與生活》雜志社編輯、高級工藝美術師張杰生老師將他參編過的雜志捐贈給陳列館?!都揖吲c生活》1981年創辦,是我國較早發行的家居雜志,通過其我們可發現在民眾生活方式變遷下家居裝飾設計呈現的時代特征。
●《家具與生活》雜志,1983/1986/1987年
● 原《家具與生活》雜志社編輯、 高級工藝美術師張杰生老師惠贈
2025年3月
致敬新中國成立75周年丨文化復興 中國力量——中國藝術名家:張恩利
●中國當代著名藝術家張恩利先生(右)將簽名版珍藏冊惠贈于區錦澤
●《致敬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暨世界文化遺產日》郵票與珍藏冊簽名版,2024年
●中國藝術名家張恩利惠贈
《座右:蔗園藏屏》書籍
蔗園主人李世輝先生,以書畫、家具及文玩雜項等享譽業界。主人極鐘情于屏,數十年孜孜以求,遍訪海內,終得五十例座屏珍品,匯集成冊,蔚然大觀。李先生日前蒞臨區氏傳統木作陳列館參觀,感佩我館弘揚木作文化的熱誠,特以《座右》一書相贈,拳拳盛意,令人傾佩。
●蔗園主人李世輝先生(中)蒞臨陳列館,并于王世襄書房合影
●《座右:蔗園藏屏》簽名版,蔗園主人編,故宮出版社,2024年
● 蔗園主人李世輝惠贈
區氏傳統木作陳列館謹以至誠,向諸位慷慨捐贈藏品的朋友致以崇高敬意。諸位惠贈的珍品,是文化薪火的接續,是傳統工藝文明的歷史見證,使本館借以構筑起貫通古今的文化長廊,本館的收藏脈絡因此更趨完整。共襄盛舉,傳承文脈,諸君之高義,正與本館傳播中國傳統木作文化的宗旨不謀而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