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專注終身成長領域的董三自。
之前一篇《道德經》第5章的感悟發表后,收到不少熱心讀者的反饋。
關于【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大家還是有很多不同觀點。
其中有一位讀者,提出疑問:
既然老子并不是要表達天地和圣人不仁慈,為啥萬物有那么多種類,卻非要選擇“芻狗”這個有特殊意義的事物呢?
芻狗畢竟是一種祭品。
把百姓當成“芻狗”,這真的是一種善意的體現嗎?
首先,三自認為,我們有必要把“芻狗”的內涵弄清楚。
很多人已經知道,芻狗,是草編的,用以替代活體的畜牲,向天地獻祭。
祭天儀式,是從遠古傳承下來的;
人們由于無知,認為天地是有意志的;
他們將自然災害與天地意志相聯系,每每發生災難,就用活的牲畜、甚至人,作為祭品,奉獻給上天;
認為這樣就可以得到上天的眷顧。
后來,祭祀漸漸只剩下儀式,芻狗之類象征性的祭品也就隨之出現。
而天地呢?
不論你是否獻祭,獻的是活牛或是草狗,它只一味按照“道”的規律運行而已;
天地既沒有意志,也就像對待沒有意志的芻狗那般,對待萬物,并無一絲一毫的偏私;
緊接著,老子話鋒一轉,說到:
【圣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這句話確實相當晦澀,畢竟,把人看成狗這種話,怎么聽也不像好話。
不過講真,上天與芻狗之間,只是人為的牽強與造作,上天何曾需要芻狗?
上天又幾時從芻狗身上有所得,有所獲?!
這才是老子真正想表達的。
實際上,各位有沒有想過,老子需要多大的膽量,才敢說出這番話來?
當時尚處于周朝,統治者意志高于一切,他們以“天子”自稱,宣揚其權力乃天(神)授;
那些祭祀,也不過是擺擺樣子,走走過場,為的是啥,有識之士們心知肚明;
拿著雞毛當令箭,用芻狗欺騙天地,用神意糊弄百姓,以此達到橫征暴斂的目的,還想獲得美好的聲名,這才是真正的愚民!
而老子一句話:天地是沒有意志的,等于直接揭開了那些人的遮羞布!
這簡直就是古代版《皇帝的新衣》!
天地既沒有意志,也就沒有情感,又哪會生出什么天子來?!
三自觀點:
天地作為道的衍生物,只是一種自然存在罷了,哪有什么仁不仁慈的概念?
統治者們之所以搞出各種祭祀的花樣,不過是自欺欺人,天地,也不過是他們的噱頭和工具。
這樣看來,老子選擇“芻狗”說事,有幾方面原因:
1、諷喻
萬物皆生自天地,包括編織芻狗的草和人,天地又怎么會需要一只人造的芻狗呢?
圣人,應當效仿天地,給予,而不是索取!
2、提示
既然上天并不需要芻狗,可見它是一種多余、且不能提供任何價值的玩意;
圣人們,要清靜無為,不要沒事找事、勞民傷財;
3、點撥
天地沒有私心私情,因而對芻狗沒有期望、不會傷害,也并不想從它身上得到什么。
這實際給最后一句話埋下了伏筆。
【多聞數窮,不若守于中】
后面繼續探討。
更多精彩見個人主頁。
心智提升,是人生最重要的成長,貫穿一生。
我們的成長目標是:自足、自洽、自在。
我是專注終身成長領域的董三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