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濟南一家5元自助餐店因為一條“菜量少”的差評火了,不少網友紛紛玩梗為其“打抱不平”。當“性價比”成為消費熱詞,網友“5元自助有帝王蟹嗎?”“吃完竄稀都夸潤腸通便”等評論與其說是為低價叫好,不如說是為公道點贊。
該店位于濟南天橋區城中村,店主小孟為90后創業者,針對外賣騎手、建筑工人等低收入群體推出5元自助盒飯,提供現炒時蔬6-8道,以“餐盒扣緊”為裝菜標準。然而,就在小店開業的第二個月,小孟就收到了一條差評,評價這里“菜少、還貴”。店主將此事發到社交媒體后,有觀點指出該店實際為“限量盒飯”而非傳統自助餐,差評者可能因誤解“自助”定義而提出合理批評,但多數聲音認為在低價前提下苛責顯失公允,并紛紛到店打卡以示支持。
惡意差評因公眾“正義感”逆轉為流量紅利,凸顯城市中低收入群體對平價餐飲的迫切需求。在預制菜盛行、輕奢餐飲定價虛高的背景下,5元現炒快餐滿足甚至超出了消費者的“公道實惠”訴求。甚至有網友送雞尾酒飲料、送自家鹵的把子肉、牛腩,給小店“加菜”,店主則將受贈食材制成“粉絲特供菜”免費提供,形成善意循環。
當然,“5元自助餐”究竟是薄利多銷的生意,還是賠本賺吆喝的流量密碼,還不好說。店主也承認是依靠“善意被放大”支撐經營。僅就“5元自助餐”本身而言,拋開價格談質量或者拋開質量談價格都是不合適的,價高也好價低也罷,關鍵是要能名實相副,尤其事關食品安全,絲毫馬虎不得,只有安全衛生、公道實惠,才值得消費者買單。評論員 陳永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