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網援引美聯社消息,美國眾議院以215票贊成、214票反對的微弱優勢通過特朗普提出的稅收與支出法案,《紐約時報》指出該法案將大幅削減社會福利并推高國債。這場險勝背后,是美國社會撕裂的真實寫照。
這項法案幾乎照搬特朗普競選承諾,核心內容包括企業稅減免、醫療補助和食品援助資金削減,以及軍事和邊境安全預算增加。根據國會預算辦公室報告,法案實施后,2027年美國后10%低收入家庭可支配資源將減少2%,到2033年降幅擴大至4%,而前10%高收入家庭同期資源分別增加4%和2%。這種"劫貧濟富"的設計,讓法案被批評為"拿窮人為富豪獻祭"。
美元資料圖
從財政影響看,法案將債務上限提高4萬億美元,未來十年國債預計增加3.3萬億美元,聯邦債務占GDP比例將從98%飆升至125%。如此規模的財政擴張,在和平時期的美國歷史上極為罕見。穆迪公司已因此將美國主權信用評級從Aaa下調至Aa1,警告投資者可能要求更高收益率才會持有美債。
法案通過當天,美國股市即作出負面反應。標普500指數11個板塊中有8個收跌,30年期國債收益率一度突破5.1%,創2023年10月以來新高。美元匯率承壓下挫,反映出市場對美國財政可持續性的擔憂。
這種擔憂并非空穴來風。歷史經驗顯示,大規模減稅往往伴隨債務激增。里根政府1980年代的減稅政策雖刺激了經濟增長,但也使國債從1萬億美元飆升至2.6萬億美元,美國從債權國淪為債務國。2017年特朗普稅改同樣導致企業稅下降31.2%,但國內公司利潤反而減少7.3%,財富向海外轉移趨勢明顯。
法案的通過加劇了美國社會分化。民主黨指責共和黨"在兒童挨餓時中飽私囊",眾議院預算委員會主席布倫丹·博伊爾指出,削減醫療補助將導致食品救濟站和鄉村醫院關閉。這種政策傾斜對特朗普支持者集中的農村地區沖擊更大,布魯金斯學會研究顯示,這些地區約五分之一人口依賴醫療補助。
特朗普資料圖
對特朗普而言,法案更多是政治工具。通過將其包裝成"經濟振興計劃",既能爭取保守派支持,又可在中期選舉中塑造改革者形象。若法案遇阻,還能以"阻止變革"為由攻擊民主黨,可謂一箭雙雕。這種政治操弄,讓法案淪為兩黨斗爭的犧牲品。
法案增加的邊境安全資金可能引發外交連鎖反應。特朗普政府強硬的邊境政策,已導致與拉美國家關系緊張。若進一步激化沖突,不僅可能加劇非法移民問題,還會擴大美國與地區國家的外交裂痕,甚至引發種族對立。
在軍事領域,法案延續了美國窮兵黷武的傳統。2025財年國防授權法案授權支出8950億美元,比2024年增加1%,并包含涉臺消極條款,引發中國強烈反對。這種將軍事手段作為解決問題主要途徑的做法,不僅消耗大量資源,還使美國陷入戰略透支的風險。
美國歷史上,過度依賴減稅刺激經濟的政策往往以危機告終。1920年代柯立芝減稅引發股市泡沫,最終導致大蕭條;2008年金融危機前的減稅政策,加劇了貧富分化和金融風險。當前法案若實施,可能重蹈覆轍。
特朗普資料圖
更值得警惕的是,法案暴露了美國政治體制的深層危機。當政策制定淪為利益集團博弈的工具,當民生議題成為選舉操弄的籌碼,美國社會的凝聚力正在瓦解。這種分裂,比任何經濟數據都更令人擔憂。
法案的通過只是開始,其后續影響將持續發酵。隨著參議院審議的推進,以及未來政策落地后的社會反應,美國或將迎來更劇烈的震蕩。而這場震蕩的根源,正是那個被利益綁架的政治體制。在資本與權力的合謀下,美國的"亂套"或許已不可避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