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內蒙古通遼市扎魯特旗香山鎮永樂村因地制宜,錨定農業種植發展方向,積極探索新優農產品種植。通過發展“訂單”紫薯種植產業,走出產業發展新路徑,激活鄉村振興新動能。
航拍永樂村紫薯種植地塊。毛樂攝
眼下正值紫薯苗栽植的黃金時節。走進永樂村紫薯種植地塊,一行行排列整齊的地壟上覆蓋著黑色薄膜。70余名當地及鄰村村民正忙碌而有序地開展栽植作業。有的村民手持薯苗,穿梭在壟間,將薯苗均勻放置;有的村民熟練地使用專業栽苗工具,按標準間距把一株株薯苗“推”進薄膜;還有的村民緊隨其后完成封土、壓實工作。大家分工明確、干勁十足。
今年,永樂村村民張國華家栽植了36畝紫薯。在專業技術人員的指導下,她精心栽植每一株薯苗,全力保障成活率,為紫薯豐產豐收打下堅實基礎。“今年正好我們書記種紫薯,我們也積極轉變種植模式,種了30多畝地,增加一下收入。”張國華說道。
永樂村與河北省滋縣禾下土公司企業簽訂合作協議。此次紫薯種植從整地、起壟、移栽,到田間管理、秋收、銷售等各個環節,都制定了嚴格標準。同時,專業技術人員全程跟蹤指導,以現代化農業技術為依托,用科學精細管理作保障。村黨支部書記李作鵬說,“今年我們村種了400畝地紫薯,跟河禾下土公司合作。我們屬于給公司育種,并簽了訂單,到秋1.3元一斤回收。同時,公司技術人員一直在都在技術指導,我們是第一年種估計產量也低不了,一畝能收5000到6000斤,比種玉米收入能翻兩三番。”
近年來,通遼市扎魯特旗香山鎮永樂村立足本地資源優勢,大力發展特色農業產業,積極探索“科技賦能、三產融合、品牌強農”的特色農業發展之路,持續推動鄉村產業振興。從紫薯整地到薯苗栽植階段,每天都有70余名村民在此務工增收。“現在家里的地種完了,出來干點活兒,挺好的。一天二百塊錢,能干個十來天,兩千多塊錢的收入,很好了。”香山鎮香山村村民李秀霞邊栽紫薯苗邊高興地說道。
隨著鄉村種植結構調整不斷深化,通遼市扎魯特旗香山鎮永樂村堅持農業種植發展定位,持續優化種植結構,積極嘗試新優農產品種植、提升產品品質。通過發展紫薯等特色種植產業,不僅實現了自身發展與經濟效益雙提升,還帶動更多村民走上共同富裕的特色種植之路。(張珠海、佳佳、毛樂)
來源:通遼市委宣傳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