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一線!普京的米-17直升機在庫爾斯克核電站上空遭遇烏克蘭蜂群式FPV無人機突襲,俄軍憤怒瘋狂報復基輔!7萬大軍集結,普京談判條件從“4州”變“8州”!
在俄軍4月收復庫爾斯克后,普京于近日首次到此視察,高調檢閱"烏控區重建成果"。但是,普京專機剛一落地,意外就發生了。
烏軍突然發動了“斬首”行動,啟用數十架FPV自殺式無人機突破防空網直撲普京所在的直升機,最近距離據稱已進入致命殺傷半徑。現場流出的片段顯示,俄軍鎧甲S-1近防系統以每分鐘1萬發的射速構成彈幕,核電站周邊至少炸開6處防空導彈攔截火球。
為何普京剛抵達庫爾斯克,烏軍就能調集數十架無人機精準伏擊?要知道,過去幾個月俄境內已發生17起類似高層遇襲事件,從莫斯科郊外炸死俄軍司令基里洛夫,到別爾哥羅德州多名高官遭定點清除,每一次襲擊都像手術刀般精確。俄聯邦安全局(FSB)內部報告顯示,北約情報網可能已滲透至俄軍作戰指揮系統,甚至能實時獲取核心層行程。
現代情報戰早已突破傳統保密體系,生物特征識別、衛星實時定位、甚至社交媒體的蛛絲馬跡,都能讓"絕密"變成透明。如果俄羅斯無法揪出內鬼,下一次被鎖定的可能就不只是專機了。
美英法德對普京專機遇襲的集體沉默,反而讓事件更加撲朔迷離。俄羅斯早就警告過,針對國家元首的襲擊等同于宣戰,但北約的模糊態度說明“斬首”這件事北約很清楚,而且他們的目的很有可能就是為了激怒俄羅斯。
讓俄軍難堪的是,價值30萬美元的防空導彈,竟被800美元的FPV無人機逼到墻角。雖然俄國防部炫耀5天內攔截764架無人機,但現場士兵透露,面對蜂群戰術時,鎧甲S1系統需要8秒反應時間,而FPV無人機沖刺300米只需4秒。
這種298:1的成本消耗比,正在以每天500萬美元的速度放血俄羅斯軍費。值得注意的是,在殘骸中發現的Valkyrie巡飛彈使用了德州儀器芯片,盡管白宮拒絕回應,但五角大樓內部文件顯示,2024年美軍已通過波蘭向烏移交了可編程無人機核心組件。
普京冒險視察的庫爾斯克二號核電站,恰是這場博弈的另一個火藥桶。這座距前線僅80公里的在建核電站,不僅是歐洲未來十年最大能源項目,其地下工事更被衛星拍到正在擴建深層隧道。
前俄核工程師薩維利耶夫爆料,蘇聯時期類似設施都設計有戰術核武器存儲功能。當普京親自檢查反應堆外殼厚度時,西方情報界立刻嗅到危險信號,俄軍可能在為"核電站掩護下的核部署"鋪路。畢竟在俄軍最新作戰條令中,已明確將核電站列為"戰略性防御節點"。
面對烏軍的瘋狂反撲,克里姆林宮放出了更兇狠的籌碼,接連兩天對烏克蘭展開了大規模的報復,向基輔等地區發射了69枚導彈和298架無人機。
在導彈摧毀烏克蘭安東諾夫工廠當晚,俄談判代表更是把原來的“四州換和平”的談判條件換成了"八州換和平"。
哈爾科夫和敖德薩兩州,俄羅斯是勢在必得,美國地質調查局數據顯示,這兩個地區蘊藏著歐洲最大的頁巖氣田,儲量足夠德國用上20年。一旦得手,俄羅斯將掌控歐盟40%的替代氣源,這比戰場上奪取100個村莊更具戰略價值。
難怪澤連斯基談判團隊突然翻臉,畢竟美國國務卿魯比奧上月被曝已默許"以土地換安全保障"的底線方案。
澤連斯基的困境在于,西方援助的遲緩讓烏軍陷入彈藥荒,而俄軍的"鋼鐵洪流"戰術正逐步蠶食領土。庫爾斯克反擊戰的失敗,更讓基輔失去了最后的地緣籌碼。絕望之下,烏方開始轉向高風險戰略:用斬首行動制造混亂,甚至幻想普京遭受意外之后就能終結戰爭。
但對俄羅斯而言,控制烏克蘭黑土地帶、重建"三位一體"的大俄羅斯版圖,是民族復興的核心目標,絕不會因領導人更迭而改變。
目前,包括俄空降兵等精銳部隊的7萬大軍已經在蘇梅州和哈爾科夫州附近集結,為6月的大規模進攻做準備。普京堅持要建立一個“安全緩沖區”,并且堅持通過戰場上絕對的碾壓來促使烏克蘭低頭,接下來,俄烏沖突將再次進入一個新的關鍵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