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視新聞報道,當地時間5月25日,法國總統馬克龍抵達越南首都河內開始為期三天的國事訪問。這是法國總統自1973年兩國建交以來第五次訪問越南,也是馬克龍就任總統以來首次訪問越南。
當地時間2025年5月26日,法國總統馬克龍與越南國會主席陳青敏在河內國會大廈會晤。視覺中國 圖
越南是馬克龍此次東南亞之行的首站。據法新社報道,5月25日至5月31日,馬克龍將先后對越南、印度尼西亞和新加坡進行訪問,并出席在新加坡舉行的香格里拉對話會。法國《西南報》報道,馬克龍此行旨在將法國塑造為東盟國家“可靠、尊重主權與獨立”的合作伙伴,為該地區國家提供有別于中美的“第三條道路”。
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東南亞研究中心主任周士新在接受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采訪時表示,在當前國際形勢發生如此劇烈變動的情況下,馬克龍此訪一方面為加強法國和歐洲與東南亞國家的經貿關系,在全球經濟形勢不確定的情況下,為法國經濟發展提供信心。同時,馬克龍也希望能夠加強和東南亞國家的安全合作,增強法國在東南亞的“存在度”和“影響力”。
經貿領域想加強與東南亞的聯系
經貿合作是馬克龍此次訪問東南亞的重點領域。法國媒體稱,馬克龍此行將與三國簽署一大批合作協議,可能涵蓋能源、基礎設施、航空航天、礦產資源等眾多領域。法國《世界報》此前報道稱,馬克龍此訪將為正在經歷劇烈變革的越南和印度尼西亞提供法國的解決方案。這兩個國家都有資格獲得西方(尤其是法國)在“公正能源轉型伙伴關系”(JETP)項下提供的資金,該伙伴關系于2021年啟動,旨在支持其能源轉型。
據路透社報道,26日,法國與越南簽署了約30項協議,涵蓋航空、核能、鐵路、可再生能源、科研、航天及國防等多個領域的合作。此外,越南廉價航空公司越捷航空與空中客車公司簽署了購買20架A330-900飛機的協議。
馬克龍表示,法國還將在關鍵礦產、高速鐵路、民用核能和航空航天等關鍵領域支持越南,并致力于與越南合作,幫助其擺脫高污染的煤電,同時增加可再生能源和民用核電的新產能。
英國《金融時報》報道稱,在訪問印尼期間,馬克龍計劃在關鍵礦產資源、基建、防務等領域與印尼簽署多項合作協議。不過有報道稱,此前法國有意向印尼出售“陣風”戰斗機的計劃可能已經擱淺。
馬克龍的顧問此前表示,法國有機會和機遇在東南亞地區發揮作用,尤其是在特朗普重返白宮以及美國新政府實施反復無常的關稅政策之后。事實上,特朗普對東南亞國家征收的最高關稅影響了該地區嚴重依賴貿易的經濟體,尤其是在5月中旬所謂對等關稅暫時調整之前。
在特朗普4月2日宣布的關稅措施中,多個東盟國家被施加了超過40%的關稅,其中越南46%,印尼32%,新加坡10%。
復旦大學中歐關系研究中心主任簡軍波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越南、印尼和新加坡是東盟中比較重要的經濟體,馬克龍尋求加強與這些國家的經貿聯系,能夠降低跟美國的貿易戰、關稅戰帶來的風險。此外,法國和歐盟近年來也一直在推動貿易和經濟多元化,在法國和歐盟領導人近期不斷強調“歐洲戰略自主”的情況下,進一步加強跟這些伙伴的關系,包括自貿協定談判等。
法國《觀點》雜志刊文稱,近年來,越南經濟蓬勃發展,對美出口顯著增長,逐漸成為繼中國之后的又一個全球制造中心。法國是越南在歐洲的第五大貿易伙伴,越南則是法國第五大貿易逆差對象。2024年,雙邊貿易總額達到85億歐元,其中法國對越出口僅約15億歐元。
同時,在東盟國家中,越南和新加坡已經與歐盟達成了自由貿易協定,印尼、馬來西亞、泰國和菲律賓正在與歐盟就自貿協定進行談判。周士新表示,近10多年里,東盟經濟發展總體平穩,而且增速不低,其在全球經濟中的地位越來越高。同時,東盟與周邊國家一直在加強區域一體化的建設,對法國等歐洲國家來說,他們也看到了亞洲地區經濟發展的動力與活力,希望能夠和亞洲國家加強在這一領域的合作。
當地時間2025年5月27日,法國總統馬克龍(左二)在越南河內訪問科學與技術大學時受到揮舞國旗的學生們的歡迎。視覺中國 圖
防務領域想彰顯法國“存在感”
馬克龍此行的另一場重頭戲是在30日出席在新加坡舉行的香格里拉對話會。這是歐洲大國領導人首次在這一亞洲頂級安全論壇上發表演講。法新社報道,馬克龍將在演講中闡述法國的“印太戰略”,并試圖在俄烏沖突和巴以沖突等問題上,向東南亞國家澄清對于法國持“雙重標準”的指責。
《金融時報》援引法國國際關系研究所日本和印太研究主管席琳·帕洪(Céline Pajon)的話稱,馬克龍在香格里拉對話會上發表主旨演講,“這是歐洲領導人首次受邀發表這樣的演講,這是對馬克龍制定的‘真正的印太戰略’的認可。馬克龍還在鼓勵歐盟也采納這一戰略。”
而除了出席香格里拉對話會,馬克龍在國事訪問期間也在強化與東南亞國家的防務聯系。據法國電視24臺網站報道,馬克龍在與越南國家主席梁強會談時表示,法國與越南的伙伴關系“包括加強國防合作”,并指出雙方已簽署多個國防和太空項目合作協議。梁強則表示,兩國國防伙伴關系涉及戰略問題信息共享以及加強國防工業、網絡安全和反恐領域的合作。法越兩國2024年將兩國關系升級為全面戰略伙伴關系,這是越南外交關系中的最高層級。
簡軍波表示,對目前正在尋求“戰略自主”的歐盟與法國來說,防務自主是一個很重要的甚至可以說是最重要的方面,“如何發揮‘戰略自主’?除了本身的防務建設外,還要積極發揮在防務領域的國際影響力。”簡軍波認為,馬克龍積極參與防務領域的國際論壇,表達法國在一些國際事務,比如俄烏沖突等問題上的意見和看法,實際上就是在利用有關的平臺“擴大法國和歐洲在防務領域的影響”。
簡軍波表示,因為在印度洋擁有留尼汪島等海外領地,法國一直自認為是所謂的“印太國家”,“法國也是歐洲首個提出‘印太戰略’的國家,一直在積極介入這個地區,馬克龍出席香格里拉對話會也是法國在防務領域介入地區事務的重要體現。”
對法國來說,東南亞不只是經濟上的重要伙伴,也是法國推銷自己軍工產品的重要市場。“無論是空客,還是衛星技術或者是武器裝備,法國都希望東南亞國家成為它的一個重要市場,”周士新指出,“馬克龍出席香格里拉對話會,除了能宣揚法國作為全球性大國在一些重要安全事務上的態度、宣揚法國的‘印太戰略’,也能夠與來自東南亞和全球其他地區的國家負責防務的官員進行對話。”
當地時間2025年5月27日,法國總統馬克龍在越南河內科技大學與一名學生交流,傾聽其提問。視覺中國 圖
“可靠的伙伴”恐怕并不可靠
《金融時報》稱,馬克龍此行一直高調宣稱法國和歐盟將成為東南亞國家“可靠的伙伴”。報道援引愛麗舍宮官員的話稱,“法國和歐盟都是值得信賴的伙伴,致力于維護主權問題,并尊重他們的獨立性。”這位法國官員表示,“法國不希望出現一個遵循‘弱肉強食’這種叢林規則的世界,法國正在捍衛國際貿易規則的理念”。
另一名法國總統顧問稱,此次東南亞之行也旨在實現“我們的價值鏈與供應鏈多元化”。法新社稱,這些表態既是對美國特朗普政府濫施關稅措施的間接批評,也體現了法國在一些地緣政治事務上的態度。
法新社表示,這次行程是法國“印太戰略”的最新體現,旨在倡導一種介于中美之間的“第三條道路”。訪問越南,這種“平衡力量”立場或許能引起共鳴:越南本身小心翼翼地在與中國和美國的關系中保持一定的平衡,以實現其商業利益的最大化,這與越南的“竹子外交”相符。
不過,兩位受訪專家均認為,盡管馬克龍此行雄心勃勃,但法國和歐盟與東南亞國家的關系,恐怕不太容易支持馬克龍的戰略。在簡軍波看來,無論從歐盟還是法國自身考慮,雖然當前歐洲國家正在積極介入東南亞地區,但也面臨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尷尬,“在安全事務上,歐盟與法國現在受困于俄烏沖突,以及自身內部的種種問題,能否非常大量地在東南亞地區實現軍事投射或者軍事存在是值得懷疑的。”
周士新分析認為,盡管馬克龍此行對強化法國同東南亞國家經貿與防務聯系有促進作用,但事實上法國與東南亞很多國家在經貿關系上的聯系并不十分密切,甚至越南這種與法國在歷史上有密切聯系、又與歐盟簽訂了自貿協定的國家,法越兩國之間的經貿關系仍然不是非常強。另一方面,在防務領域,盡管法國希望東南亞國家可以購買法國生產的武器裝備,“但這次又傳出與印尼的‘陣風’戰斗機交易被擱置的消息,對雙方的防務合作也不是太利好。”
“東南亞國家對法國在東南亞的地位和作用,其實并不十分看好,”周士新表示,“在某種程度上,馬克龍對三個國家的訪問,更多還是像一種旅游式的訪問,只是增加了曝光度,雙方之間的合作還是有點扭捏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