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中國一汽以一場主題為“生活從此日新悅意”的發布會,向全球市場投下一枚“重磅炸彈”——奔騰悅意07。
這款定位“9萬級超大大大電混SUV”的新車,以9.98萬元的起售價、超長續航、越級空間和硬核技術,不僅重新劃定了中型電混SUV的價值標尺,更向行業宣告:中國家庭用戶對“大空間、低成本、零焦慮”的終極需求,終于有了一個普惠式答案。
“超大大大”背后,是技術普惠的“野心”
在新能源汽車市場,“大”從來不是簡單的尺寸描述,而是對用戶需求的深度洞察。奔騰悅意07以“超大大大”為標簽,實則劍指家庭用車的核心痛點:既要空間夠大,能裝下一家人的生活;又要續航夠長,覆蓋通勤與遠行;還要價格夠親民,讓技術紅利真正觸達普通家庭。
中國一汽為這款車注入的“靈魂”,是自主研發的BMP超級電混系統。這套系統脫胎于企業70余年的技術積淀——從1958年首臺自主發動機,到2024年量產熱效率45.21%的“中國心”十佳發動機,一汽用一場跨越半個世紀(參數丨圖片)的技術長跑,換來了電混領域的后發制人。
BMP超級電混的三大核心——“能效王者”“性能無雙”“移動堡壘”,在悅意07上展現得淋漓盡致。首先是能效王者:150km CLTC純電續航(高配210km),快充20分鐘補能50%,日常通勤完全依賴純電,每公里成本不足2毛;其次是性能無雙:168kW電機+閃電模式切換,零百加速6.9秒,饋電狀態下動力不衰減,實測極速突破207km/h;還有就是移動堡壘:裝甲電池通過新國標底部撞擊測試,高強籠式車身+終身質保承諾,將安全寫入產品基因。
這些數據背后,是中國一汽對“技術普惠”的堅持——用規模效應攤薄成本,讓尖端技術不再只是30萬元級車型的專屬。
大空間+高質感,重新定義家用SUV標準
“超大大大”的第二個維度,是空間與設計的越級表現。奔騰悅意07以近4.8米車長、3.3米乘用空間和1800L可擴展后備箱,直接叫板傳統燃油中型SUV。對于二胎家庭或長途自駕用戶而言,這意味著嬰兒車、露營裝備甚至小型家具搬運的從容;33處儲物空間的設計,則將實用性滲透到每一個細節——從車門雨傘槽到中控隱藏式杯架,無一不體現對家庭場景的精準拿捏。
設計上,新車延續悅意序列的“時空光影”美學,但更強調“都市活力”與“家庭溫度”的平衡。貫穿式大燈與發光LOGO賦予前臉科技感,修長車身線條則避免了一般SUV的笨重感;內飾通過1.2平米全景天窗、零苯無異味座椅和柔光色調,營造出“移動客廳”般的松弛氛圍。這種“外在張揚、內在溫和”的設計哲學,恰好契合了當代家庭用戶“既要面子、又要里子”的購車心理。
智能化配置的誠意,進一步放大了產品競爭力。L2級駕駛輔助系統、AI大模型“如意座艙”、語音交互等功能,在10萬級市場中堪稱降維打擊。尤其是對新手媽媽或老年駕駛者而言,自動泊車、盲區監測等功能大幅降低了全家出行的操作門檻。
9萬級市場的“顛覆者”,誰該感到恐慌?
奔騰悅意07的定價策略,堪稱對傳統市場的“精準爆破”。9.98萬-12.99萬元的價格帶,原本是合資品牌小型SUV與國產燃油緊湊型SUV的舒適區。但悅意07以電混技術的全維優勢,正在改寫游戲規則。
對比燃油車,奔騰悅意07電驅出行成本更低的同時,具備更強的動力性能;對比純電車,它沒有無續航焦慮,擁有更靈活的補能方式;而對比同級電混車,奔騰悅意07有著更大的空間和長達750km的實測續航。
這種“田忌賽馬”式的競爭策略,很可能在二三線城市及下沉市場引發連鎖反應——當家庭用戶發現,只需燃油車的預算就能獲得電混車的體驗時,傳統燃油SUV的份額或將加速萎縮。
市場數據已初現端倪:2024年1-4月,一汽奔騰新能源銷量同比增長近4倍,滲透率突破75%。而悅意07的加入,有望將這一勢頭推向新高。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其“非質選版限時優惠1萬元”和“置換補貼1萬元”等政策,進一步拉低了入手門檻,直擊價格敏感型用戶的心理防線。
中國一汽的“大象轉身”,新能源賽道的新變量
奔騰悅意07的全球上市,不僅是一款新車的登場,更是中國一汽戰略轉型的關鍵落子。特別是BMP超級電混系統的量產,證明這家老牌車企正在以“技術+規模”的雙重優勢,重新掌握話語權。
從產業布局看,一汽奔騰的“向新”戰略已形成完整鏈路。技術儲備方面,逐日動力電混平臺,與越影純電平臺雙線并進;產品矩陣方面,2年內推出6款新車,覆蓋純電、電混、增程全能源形式;渠道建設方面,400+悅意中心、1500+門店,深度布局三四線城市;用戶服務方面,三電終身質保、“悅意321”服務權益,重塑用戶體驗。
這種體系化能力,恰是許多車企的短板。當行業陷入“配置內卷”時,一汽選擇以“大廠底蘊+用戶思維”構建護城河——無論是70年積累的試驗驗證體系,還是對家庭用戶場景的深度理解,都成為其差異化競爭的籌碼。
電混市場的“普惠革命”自此開始
奔騰悅意07的登場,或許將成為一個標志性事件:它證明電混技術不僅能擺脫“過渡路線”的爭議,更可以成為普惠家庭的最優解。當一款9萬級車型能同時滿足“大空間、長續航、高安全、低成本”,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競爭,已從“顛覆燃油車”升級為“重塑用戶生活方式”。
對于行業而言,這場“超大大大”的沖擊波,或將加速電混技術的普及,倒逼合資品牌放下溢價身段;對于消費者,則意味著一個更理性的購車時代——技術、品質與價格的天平,終于傾向了用戶這一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