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巴基斯坦輿論異常期待殲-35E,埃及也曝出對殲-35E感興趣的情況下,網上出現了基于“綠皮殲-35”升級的最新版本。銀灰色的現役涂裝讓人心生遐想,更意味著國內海空軍,乃至全球向隱身時代的高速躍進。
▲基于去年在珠海航展展示的水平,殲-35又前進了一大步
在冷戰末期,其實就發生過類似的事情。當時美國F-15、F-16先后服役,并以前者主攻自用,少量出口核心盟友,后者大量出口的模式,推動全球空中力量轉型。蘇聯過了幾年后,才拿出蘇-27和米格-29,并同樣將后者大量出口,與F-16分庭抗禮,書寫了蘇聯戰斗機最后的輝煌。而國內現在的情況是,大量服役的重型殲-20已經撐住了戰斗力,反倒是中型殲-35慢了近十年。這對國內的影響其實不大,關鍵在于國際上。
▲米格-29當年慢了一步,差點出大事
從F-16定義中型機開始,各大國空軍對于中型機的需求,就是“用數量彌補質量”。國內殲-20率先成熟,而殲-35遲遲不服役的局面,如果不考慮經濟問題,簡直完美——沒有哪一支空中力量不喜歡重型機,現實做不到都是因為資源不足。而在殲-20裝備數量超過F-22A,基本能滿足需求的情況下,國內空軍對裝備殲-35的渴望并不迫切。海軍倒是希望獲得隱身艦載機,但一方面海軍航母目前仍然在近海活動,能得到陸基戰斗機的支援,另一方面,電磁彈射系統尚未成熟,還需要與殲-15T合練。因此,也算不上迫不及待。
▲殲-20成熟后,國內松了一大口氣
相比之下,國際上就有很多國家飽受五代機的困擾了——最典型的就是沙特,其從2017年開始,就試圖從美國獲得F-35A,以抗衡先行裝備F-35A的以色列,至今仍未如愿。在東南亞,新加坡憑借幾架F-35A,保持對周圍國家的代差。歐洲國家里,能不能得到F-35,也出現了明顯區別。這種特殊局面,源自F-35的唯一性,或者說壟斷,因為全球能選擇的外貿五代機,就只有這一款。
▲F-35的壟斷地位,讓美國收益巨大
而以色列和新加坡作為土地小國,裝備先進戰斗機維持地區戰力平衡后,必須深度依賴美國,實際上形成了循環,美國國會當年強行要求F-35具備多用途能力,確實有巨大收益。然而,這種對美國堪稱美妙的局面,在殲-35成熟,打破F-35的壟斷地位后就不復存在了——既然美國無法控制殲-35的出口,那么F-35就無法維持平衡,現有局面難以為繼,將變成外界最熟悉的“兩強爭霸”局面。只不過,這次雖然美國還在舞臺中央,但對手不再是蘇聯或俄羅斯,而是中國。
▲殲-35E對中航工業的價值,異常重要
美國《1945》網站對此倒是有很清晰的認識,“美國犯了和法國一樣的錯誤,F-35和‘陣風’一樣都追求多用途性能,面對專注于空戰的殲-35和殲-10C,局勢會非常糟糕”。這個問題,其實美國空軍早就看到了,但也真沒有解決辦法——早年美國自認為天下無敵,F-35服役周期內不會遇到對手,所以極度追求經濟和政治收益,在軍事上付出了很大的代價。而中航工業發展殲-35時,始終以性能為第一位,在隱身領域明顯超過F-35,這個差距沒到代差,但在空戰中確實占據上風。
▲追求多用途性能的“陣風”已經倒下
換句話說,一旦殲-35E產能提上來,大量對外出口,F-35不僅統治地位不保,甚至立身之基都岌岌可危。至于“陣風”,這款前幾年爆銷的明星戰斗機,本來就已經在南亞被殲-10CE重創聲譽,現在要是殲-35E也開始出口,這局面就太難看了——五代機都出兩款,在很大程度上要暢銷全球了,四點半是真的沒前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