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地鐵漲價、廣州地鐵漲價、昆明地鐵漲價……高鐵大范圍漲價之后,終于輪到地鐵。
不少地方維持多年2塊起價的地鐵,很快都將淪為歷史,這不是偶然,而是有計劃有步驟的另類經濟刺激手段。
近兩年來,多數人都感受到了,或通過換電表,或通過更換計價方式,大家的燃氣費漲了,自來水也漲了,電費自然也難以幸免,也就是說跟普通人密切相關的幾大公用事業,基本都難逃漲價。如今部分城市高鐵調價后,地鐵也開始了。
至于理由,核心就是地主家也沒有余糧了,再者可以從兩個方面看待這個問題。
第一,地鐵本來就不是賺錢的生意,靠地方補貼才能維持運轉。多年來地鐵都是作為地方發展房地產的橋頭堡,而隨著樓市熄火,地賣不動,土地財政玩不轉,動輒一年幾十億的地鐵補貼壓的地方喘不過氣。
第二,刺激內需經濟增長的迂回手段之一,關系普通人的公用事業集體漲價,必然會在相當程度上倒逼其他領域的價格提升,進而促進經濟增長。以往地方不大會考慮這種“人為被動”拉增長的方式,因為觀感不好,效果也很難有保障。也只有在當下實在沒招可出的情況下,用人為漲價的手段死馬當作活馬醫了。
也是這么多年來,國內公用事業的價格很少調整,給地方預留了不少漲價的空間,即便普通人比往常多花20%的價,痛感也不會太強烈,基本都在可忍受范圍之內。非常時期,還是要苦一苦廣大牛馬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