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共:1198字
預計閱讀時間:3分鐘
“不就是起個疹子嘛,以為過幾天自己就好了,哪曉得一哈搞這么嚴重。”
這樣的疑惑常常掛在皮膚病患者嘴邊。
皮膚,這個覆蓋我們全身的神奇屏障,當它出現某些異常,我們往往不夠警惕:不起眼的“小痣” 確是最隱蔽的“殺手”
正是由于皮膚病并非都是小問題,所以皮膚科醫生常用病理檢查來確診——這究竟是小問題,還是身體發出的警告?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揭秘皮膚“病理”之謎
病理檢查,聽起來有點復雜,有點嚇人,但它是是所有檢查中最準確的一種手段,也是臨床診斷中的金標準。
就像去心血管內科要做心電圖,去消化內科要做消化內鏡一樣。
皮膚病理通過手術切除部分病變皮膚,再經過制片后在顯微鏡下進行觀察,是我們皮膚科醫生重要的診斷“武器”。
皮膚病的種類有2500種以上,即使臨床經驗豐富的醫生,也有誤診的可能,有些疾病必須通過病理進行鑒別和診斷,
如果需要進行皮膚活檢術,一般是醫生出于病情診斷需要而做出的決定。
但通過病理檢查后不能除外遺傳性皮膚病
何時需要做病理檢查
1 .疑難雜癥:癥狀相似但病因不同的皮膚病
乳房外paget's病是一種少見的皮膚惡性腫瘤,好發于外陰部位,臨床表現與濕疹相似,也稱為濕疹樣癌,臨床中經常被誤診為濕疹、神經性皮炎及股癬等,所以出現上述部位經久不愈的皮疹時,及時活檢是十分必要的。
2. 惡性腫瘤:確診及評估病情嚴重程度
臨床中經常會有患者來咨詢色素痣良惡性與否,其實肉眼進行的臨床診斷并不是百分百準確,還需要通過病理檢查去鑒別良惡性。
如果病理確診為惡性腫瘤,也需要依靠病理判斷腫瘤是否切除干凈,以及確定腫瘤的分期,方便臨床醫生進一步制定治療方案及評估預后。
3.感染性疾病:鑒別病原體及指導治療
臨床中還有一些疾病,比如深部真菌病、皮膚結核及麻風等都需要行病理活檢及組織培養方能確定病原菌,從而指導治療。
4.自身免疫性疾病:確診及監測病情
免疫性皰病及皮膚紅斑狼瘡等可通過病理及免疫熒光去確診及明確分型。
5.臨床表現不典型的病例:
可通過病理檢查為臨床醫生提供更多的診斷線索。
病理檢查的常見問題
1.病理檢查會痛嗎?
放心,手術醫師術前評估后會在手術部位注射麻醉藥,注射麻藥會有痛感,麻藥起效后開始手術,術中無疼痛。
2. 病理檢查有哪些風險?
病理手術風險很小,無絕對禁忌癥。
術后初期傷口會有輕微疼痛及瘙癢的感覺。如果刀口處出現明顯的紅腫、波動感、膿性分泌物則需要及時至醫院就診處理。
一般的皮膚病檢取材較小,術后無明顯疤痕。對于某些需深切或病變較大的皮膚病,切口相對較大,可能留下疤痕。
3. 病理檢查結果多久能出來?
整個過程大約需要5-7個工作日的時間,切取的病理組織要經過固定、包埋、切片、染色、封片等過程,再經病理醫生皮膚鏡下觀察,做出診斷。
但具體出結果的時間需要根據醫院和檢查方法的具體情況而定,如果病情復雜還需要加做特殊染色或免疫組化檢查,需要更長時間。
來源:武漢市皮膚病防治院
告訴小伙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