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制造傳出最新信號,瞄準特朗普“七寸”,牢牢抓緊關鍵性優勢,未來中美戰況就看這一遭,中方這步絕不能走錯。
特朗普
日前,彭博社報道稱,有知情人士表示,中方正在研究關于制造業的新計劃,延續“中國制造2025”。報道中指出,未來中方的計劃大概率會將重點放在關鍵技術方面,包括晶片制造等。
《聯合早報》在報道此事時還提到,中方未來或許不會跟著美國節奏“再平衡”,而是會繼續擴大自身在制造業方面的優勢,并且逐步將產業轉向高端領域。分析認為,中方未來10年的核心戰略,是要將制造業轉向高精尖領域,以應對美國的制裁。
中國芯片廠
從戰略全局分析,中方未來牢牢抓住制造業是很有必要的。正如中方高層此前在河南考察時所發表的言論,中國已經成為了世界制造業第一大國,要堅持將這條路走下去,“把制造業搞好”,重中之重是要掌握“關鍵核心技術”。
要知道,制造業如今稱得上是特朗普的“七寸”,是美國短板中的短板。而在全球化及產業鏈轉移的大背景下,美國制造業已經出現多方面的問題。
自動化和人工智能技術的迅速發展,在提高生產效率的同時,也對傳統勞動密集型行業形成了替代效應。盡管高科技制造業,如航空航天和制藥業等在美國仍具競爭優勢,但整體制造業的勞動力需求,卻因技術原因而減少。
中美工人
此外,制造業的數字化轉型需要大量投入,而許多中小企業無力承擔這些成本,從而導致其競爭力下降。更何況,與其他國家相比,美國制造業在技能培訓和教育方面的不足,也是其落后的原因之一。先進制造業需要高技能勞動力,而美國的教育體系,尚未完全跟上行業發展的步伐。
而中方已經在全球化進程的推進過程中,以人力資源優勢以及日益增強的制造能力,吸引了大量外資企業投資設廠,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和供應鏈。兩相比較,特朗普自然坐不住了,于是才有了近期對中方猛揮關稅大棒的行動,進出口限制也有這一原因。
中國工廠
但是,中方仍將繼續堅定走在自己的發展之路上。如果路透社的報道屬實,那么中方未來會大概會從兩方面入手。首先是在政策上,增加研發投入、提供稅收優惠、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等措施,支持企業進行科技創新和產品升級。其次,企業在轉型過程中也會扮演重要角色,要持續加大研發投入,以獲得技術上的突破。
總之,中國制造業轉向高精尖的戰略部署,是適應全球經濟發展新形勢的選擇。美方如果不關注自身,只知道給別國“下絆子”,最終下場只能是撿了芝麻丟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