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不久前,菲總統馬科斯表態愿意與杜特爾特家族“和解”,當時還有不少人半信半疑,覺得這可能只是政治姿態,畢竟雙方積怨已久,怎么可能說翻篇就翻篇?
但從最近的一系列動作來看,馬科斯不是說著玩的,而是真想“說到做到”。
菲總統馬科斯表態稱愿與杜特爾特家族和解
據菲媒《馬尼拉時報》報道稱,菲內政和地方政府部出面,準備派代表團前往荷蘭海牙,直接與國際刑事法院(ICC)協調,要求允許前總統杜特爾特宣誓就職達沃市新市長一職,甚至還不排除促成其“回國服役”。這番操作,讓人不禁感慨:菲律賓政壇,真是一日三變。
今年5月,菲中期選舉結果出爐。盡管身陷囹圄,老杜依然憑借強大民意基礎,以壓倒性票數成功當選達沃市市長。這一結果可謂震動菲律賓朝野。
達沃市是老杜的“政治大本營”,他曾長期在當地擔任市長,深受選民信賴。如今再度當選,可謂“強勢歸來”,也讓外界再次見識到了杜特爾特家族的根基與影響力。
但眼下最大的問題是,老杜仍被ICC扣押在海牙,能否順利就職存在很多未知數、
就在此時,馬科斯政府不僅承認了杜特爾特的當選合法性,還由內政部長喬維克·雷穆拉親自出面表示:菲律賓政府尊重達沃市人民的選擇,愿協助老杜完成上任流程,并探討由駐荷蘭領事赴獄主持宣誓的可能性。
這不是表面文章,而是由政府高層推動的正式外交安排,也就是說,馬科斯政府已經將“老杜回國”列入政治議程,并試圖用合法途徑繞開ICC的強硬立場。
馬科斯為何轉向?這其實并非偶然,而是出于現實政治考量下的必然選擇:
杜特爾特當前仍被扣押在海牙
第一,這次選舉結果提醒馬科斯,老杜家族在菲南部的影響力依舊不容小覷。若繼續敵對,對自己接下來的總統之路只會有弊無益。選擇主動示好,不僅有助于化解矛盾,還可能在政治聯盟中占據主動位置,穩住政權根基。
第二,菲律賓國內反感ICC的情緒正在上升。
當前已經有不少民眾開始質疑ICC是否有權干預本國主權事務。尤其是當老杜當選達沃市市長后,卻依舊被ICC羈押,不免讓人覺得這更像是“政治審判”而非“司法正義”。
第三,或意在制衡莎拉。
莎拉是杜特爾特的女兒,目前擔任副總統,且與馬科斯漸行漸遠。在這種背景下,馬科斯繞過莎拉,直接與其父“修復關系”,不僅能削弱莎拉的政治籌碼,也有利于重新掌握南部的權力資源,實現對杜特爾特家族的再整合。
當然,菲政府的態度只是“單方面”,最終老杜能否被釋放,還要看ICC的“臉色”。
從以往操作來看,ICC在主權爭議案件上會堅持強硬立場。但老杜的情況有別于一般案件:他是前總統,且現為合法民選官員,若繼續關押,很可能會被質疑是在干涉菲方的民主機制,甚至可能招致國際社會的批評。
此外,菲方早就退出了《羅馬規約》,ICC雖然堅持保留對退約前案件的司法權,但這一點在國際法領域始終存在較大爭議。此次馬科斯政府由內政部牽頭與ICC對接,說明菲方正在尋求以外交方式解決司法僵局,而非簡單對抗。
莎拉有望沖擊2028年菲律賓總統之位
如果ICC拒絕合作,將陷入更大的輿論和政治壓力;而若提供“臨時釋放”或“有限自由”,反倒是一個可能的緩沖點,既保住了自身立場,又避免與政府徹底翻臉。
不過目前來看,即便老杜能重新回歸,其與馬科斯“重歸于好”的可能性并不是很大,畢竟老杜之前已經狠狠栽了一次跟頭,絕不會允許舊事重演。
而從中國的角度來看,菲律賓政局的變化值得高度關注。馬科斯雖然當下主動低頭與老杜家族緩和關系,但這可能是其延續權力的一種“權宜之計”,未來,其是否還會繼續延續其親美立場,,仍需看后續的實際行動。
在此背景下,我們應堅持“以不變應萬變”的戰略定力,保持對菲政治走勢的密切觀察。在尚未明確馬科斯外交走向之前,繼續通過多層次外交溝通與地方合作,穩住基本盤,防范潛在風險。
總之,從政治姿態到實際行動,馬科斯這次也算是“說到做到”,確實展示出極強的操作力。但杜特爾特最終是否能夠順利回國出獄,還需看ICC是否愿意妥協,不過可以肯定的是,菲律賓政治的“新一輪洗牌”,已經悄然開始。
中方要做的,就是冷靜旁觀,保持戰略耐心,在風云變幻中穩穩把握主導節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