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最強50由財聯社和中文投資網聯合打造,我們未來會定期披露一支股票,并實時追蹤。旨在為投資人篩選出美股里同時兼具穩定和成長的強基本面股票,結合技術圖形和AI算法,把握上漲趨勢。每期內容包含三部分:上周回顧與下周展望,最強50股研究報告,實盤交易匯總。想要獲得更多美股的及時分析報告與美股討論交流,請添加微信chinesefn2022咨詢。
欲了解美股最強50系列的過往報告,可點選美股最強50專題。
上周回顧與本周展望
上周美股經歷了特朗普的驚魂一刻,突然宣布對歐盟加征50%的關稅,美股應聲下跌,緊接著周末小長假又傳出和歐盟談的很好,延后關稅的消息,市場很快又拉升起來。讓美股投資人再度回到了2018年特朗普的推特時期的交易狀態。本周美股小長假歸來開局氣勢如虹,萬眾矚目的是英偉達(NVDA)即將公布業績,是本周以及下來下來一段時間的重中之重。這不僅僅是英偉達的業績,也是全球AI走勢的晴雨表,恰好本周我們將為大家帶來一支新的AI股。
本期我們將為大家帶來美股最強五十股——戴爾科技公司(Dell Technologies,簡稱DELL)。在很多投資者的印象中,DELL可能還是那家做臺式機、賣筆記本的“老牌硬件廠商”,和如今炙手可熱的AI毫無關系。然而在AI基礎設施這條看似熱鬧卻實際門檻極高的賽道中,DELL不僅沒有被淘汰,反而悄悄吃到了產業鏈最核心的一口紅利。
更有趣的是,當其他AI概念股在熱炒之后紛紛遭遇回調,投資者開始質疑其兌現能力之際,DELL卻憑借穩健的AI服務器訂單、強大的企業客戶資源以及與NVIDIA的深度合作,在市場邊緣持續低調發力。它的股價并沒有像NVIDIA那樣高歌猛進,也沒有像AMD那樣成為市場焦點,但正是這種“被忽視”,讓DELL在當下顯得尤為獨特。
那么,這家看似傳統的公司,為什么能夠在AI時代脫穎而出?它是否正處在一個“價值重估”的臨界點?如果你正在尋找一個真正“落地”的AI基礎設施投資標的,DELL,也許值得你重新認識。
【公司簡介】
DELL或戴爾科技公司,成立于1984年,總部位于美國德州朗德羅克。初創者麥克爾·戴爾大學時期便開始專注于個性化PC銷售,得以讓DELL在1980年代年末成為美國PC市場的名片。
2016年,DELL以670億美元完成對EMC公司的并購,實現了從PC產品向數據中心、云計算和企業級IT服務的全面轉型,成為全球最大的信息技術公司之一。
【業務結構】
客戶解決方案組(Client Solutions Group,CSG)
CSG部門專注于為個人消費者和商業客戶提供多樣化的計算產品和服務。其產品線包括:
桌面和筆記本電腦:涵蓋從入門級到高性能的各類設備,滿足不同用戶的需求。
工作站:面向專業用戶,提供強大的計算能力和圖形處理性能。
顯示器和外設:提供高質量的顯示器、鍵盤、鼠標等配件,提升用戶體驗。
軟件和安全解決方案:包括終端安全、數據保護等,確保用戶數據的安全性。
基礎設施解決方案組(Infrastructure Solutions Group,ISG)
ISG部門致力于為企業客戶提供全面的IT基礎設施解決方案,其產品和服務包括:
服務器:提供多種形式的服務器產品,如機架式、塔式和高密度服務器,滿足不同規模企業的需求。
存儲解決方案:包括傳統和下一代存儲產品,支持企業數據的高效存儲和管理。
網絡設備:提供交換機、路由器等網絡產品,確保企業網絡的穩定性和安全性。
支持和部署服務:涵蓋配置、安裝、維護等全生命周期服務,幫助企業高效運營其IT基礎設施。
綜合服務與解決方案
除了上述兩個核心業務部門,戴爾還提供廣泛的服務和解決方案,幫助客戶實現數字化轉型,包括:
咨詢服務:為企業提供IT戰略規劃、架構設計等專業咨詢。
部署和支持服務:涵蓋系統集成、安裝配置、技術支持等,確保客戶系統的平穩運行。
安全和數據保護:提供全面的安全解決方案,保護企業數據免受威脅。
云計算和虛擬化解決方案:幫助企業構建靈活、高效的云基礎設施,支持業務的快速發展。
【財務表現】
DELL在2025財年實現了穩健的財務增長,全年營收達到956億美元,同比增長8%。 其中,基礎設施解決方案組(ISG)表現尤為突出,全年營收增長29%,達到436億美元,運營利潤增長30%,達到56億美元。 這一增長主要得益于AI優化服務器和網絡設備的強勁需求,尤其是與NVIDIA的合作推動了AI服務器銷售的增長。 此外,戴爾的每股收益(EPS)創下新高,達到8.14美元,同比增長10%。
然而,客戶解決方案組(CSG)的表現相對疲軟,全年營收為484億美元,同比下降1%,運營利潤下降20%,至30億美元。 盡管商業客戶營收保持穩定,但消費者業務受到市場需求疲軟的影響。 戴爾預計,隨著AI PC的推廣和Windows 10支持的結束,PC市場將在未來幾個季度迎來復蘇。 公司對2026財年持樂觀態度,預計全年營收將增長8%,達到1030億美元,每股收益將增長14%,達到9.30美元。
【強勢理由】
1. AI服務器環節的核心依賴者
2025財年,DELL的基礎設施解決方案組(ISG)營收達114億美元,同比增長22%,其中服務器和網絡產品的營收增幅高達37%,遠超行業平均增速。ISG貢獻了公司全年46%的營收和65%的非GAAP運營利潤,已成為公司最關鍵的業務支柱。
尤其值得關注的是,DELL的AI服務器訂單積壓從2024年中期的41億美元暴增至90億美元,顯示出市場對其AI基礎設施解決方案的旺盛需求。AI服務器產品單價高達50萬美元,即使毛利率低至10%,其每臺產品所帶來的絕對利潤(5萬美元)仍遠高于傳統服務器(約4500美元)。
此外,DELL整合NVIDIA GPU和自有的AI Factory整體方案,形成了包括硬件、軟件、交付、運維在內的一站式解決能力,使其成為xAI、CoreWeave等Tier 2云服務商的首選合作方。
2. 利潤模型優于傳統IT廠商
雖然市場擔憂AI服務器的毛利率低于傳統產品,但DELL憑借其高單價、規模效應以及全生命周期服務能力,在絕對利潤值上大幅領先。其一體化服務模式不僅增強客戶粘性,也提升了議價能力。
這一模式的價值在當前AI基礎設施投資高峰期尤為突出。作為AI大模型訓練與推理落地的必要載體,AI服務器已成為AI算力供應鏈的剛需樞紐,而DELL正是該鏈條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3. 估值具備顯著低估優勢,機構看好重估空間
當前DELL的前瞻市盈率約為9倍,相比之下,同行公司SMCI為(9.6x),HPE為(7.7x)。摩根士丹利指出,若AI服務器出貨加速,2026年EPS有望超過10美元,假設給予15倍P/E估值,股價將有潛力重估至158美元。
盡管近期因關稅政策與市場情緒下行,DELL股價出現20%以上的回調,但并未影響其訂單體量與基本面增速。這種“情緒錯殺”反而為長線投資者提供了布局AI基礎設施資產的左側機會。
4. 配置意義重大,具備穩健性與可預期性
與許多AI概念股不同,DELL并非單純依賴于AI芯片創新紅利,而是更類似于“AI時代的電力公司”——它為AI模型運行提供算力支持的基礎設施平臺,是AI產業生態中最直接的盈利兌現者。
在當前全球AI投資向企業級落地轉型的大背景下,具備高交付能力、穩定客戶群和強運營服務的DELL,代表了AI基礎設施賽道中少見的“現金流+增長”并重的稀缺標的。
因此,無論是作為大盤科技配置的穩定核心,還是AI基礎設施方向上的主題投資首選,DELL都具備極高的配置價值。
5.應對關稅風險,產能轉移降低不確定性
當然,不能忽視外部不確定性帶來的擾動。例如近期特朗普提出的新一輪關稅政策,可能對戴爾等依賴亞洲制造的企業帶來一定成本壓力。戴爾當前約50%的收入來自美國市場,但多數制造環節布局于南亞。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已開始在墨西哥擴大產能,或將有效規避部分貿易壁壘。
同時,從供需彈性看,高性能AI服務器作為關鍵基礎設施,屬于價格彈性較低的產品類別。即使出現價格上漲,客戶在缺乏替代方案的情況下仍具備較強支付意愿,因此戴爾的產品需求韌性較強。
【估值分析】
在當前估值水平下,DELL展現出顯著的性價比優勢。盡管年初至今股價下跌18%,但基本面支撐依舊穩固,尤其是在AI基礎設施持續擴張的背景下,公司盈利能力正快速增強。2025財年,DELL錄得EBIT近70億美元;根據Refinitiv共識預期,2026財年EBIT將同比增長28%,達到91億美元,經營利潤率擴張約180個基點。以此計算,公司當前交易價格對應的EV/EBIT倍數僅為6–7倍,顯著低于科技行業普遍15–25倍的估值水平。
從收入結構來看,DELL的核心增長動力來自其ISG業務板塊。2025財年Q4,ISG收入同比大增22%至114億美元。更重要的是,自2024年Q2以來,市場對該板塊2026財年收入預期上調了40億美元,至510億美元,表明AI服務器需求尚未如市場擔憂般減弱。與此同時,DELL與NVIDIA建立了深度合作,前者持續將H100及即將推出的Blackwell架構GPU集成至PowerEdge服務器,強化其在AI訓練、推理和大規模數據處理平臺上的領先地位。
在估值模型方面,基于EPS分別為$9.3、$10.4、$11(對應2025–2027年),假設10%股權成本及2%終值增長率,DELL合理估值上修至$128,相較當前約$94的股價具備36%上漲空間。考慮到公司市銷率僅為0.704,較信息技術板塊中位數2.81存在75%折價,當前估值水平明顯偏低。綜合來看,盡管短期技術面存在波動,DELL在AI浪潮中的核心位置與穩健增長邏輯,使其成為被低估的優質標的。
【機構評級】
中文投資網首席分析師Brant操作展望
短期內,肯定是繼續看漲。尤其是特斯拉(TSLA)!它是當前美股的優質選擇。今年我最看好AI層面是無人駕駛應用落地,包括但不局限特斯拉,還有無人駕駛相關芯片、雷達、無人駕駛平臺等概念。在AI大模型發展停滯的當下,無人駕駛領域最容易實現應用端落地并出現爆發式上漲。馬斯克已重回24×7工作狀態,6月份奧斯汀也是進入Robotaxi關鍵節點,在消息落地前,特斯拉會大幅走高,待無人駕駛消息塵埃落定后才可能回調,在此之前都是逢低買入的機會。特斯拉從來都不是看業績的公司,如同當年的亞馬遜和谷歌,美股存在這類不依賴業績增長的公司。特斯拉每次在業績差時上漲,業績好時股價反而不漲,這是華爾街的交易習性,需要大家慢慢適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