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歲男孩小銳(化名)突然不會走路,前往各大醫院檢查卻被告知身體沒有問題,然而這場查不出病因的“怪病”,最終在溫州市第七人民醫院揭開了面紗。
就在一個月前,小銳的父母發現小銳突然之間出現了雙腿無力、發軟、摔倒,當時以為是身體出了毛病,就帶著孩子前往當地醫院就診,然而跑遍了醫院的骨科、神經內科,各大檢查也是做了一個遍,都顯示身體沒有問題,只能帶著小銳回到家里。
沒想到就在兩周后,小銳的病情已經嚴重到需要坐輪椅出行的地步。最終在醫生的建議下前往溫州市第七人民醫院就診。
圖文無關
市七醫普通精神科主治醫師萬丹丹接診后,對小銳完善相關檢查排查器質性疾病,最終在和小銳的溝通中找到了病因。原來小銳的父母常年在外務工,由于長期缺乏父母關愛,小銳變得內向、敏感,總覺得父母不愛自己。他經常感到傷心、莫名哭泣、懶散乏力、擔憂恐懼等這些不良情緒。父母知道后不僅沒有回來看孩子,反而是一通嚴厲的批評和指責,覺得孩子沒事找事、沒病裝病,久而久之,小銳雙腿無力,再也站不起來,用身體不適“訴說”心中無法言說的痛苦。
經過一系列的評估后,小銳被確診是得了一種心理類疾病——癔癥中的轉換障礙。隨后萬丹丹為小銳進行了幾次心理治療,小銳慢慢擺脫了輪椅,爸媽也學會了與孩子溝通的方法和技巧,結束治療時孩子活動自如,恢復如初。
“這是典型的轉換障礙,心理傷痛‘轉換’成了軀體癥狀。”萬丹丹表示,當兒童長期處于情感壓抑狀態,潛意識會將無法表達的情緒轉化為肢體功能障礙,如同“情緒高壓鍋被迫從縫隙泄壓”。
萬丹丹介紹,癔病性癱瘓是癔癥中轉換障礙的一種,也是一種常見的心理障礙,常常與心理創傷和情感問題有關。這種病情表現為身體的異常運動或感覺,但在醫學上找不到任何身體上的病變,事實上它們是一種真實的心理疾病,也稱為功能性神經癥。病人往往會出現失去意識、肢體癱瘓、身體僵硬、抽搐等癥狀。“當發現自己的孩子表現郁郁寡歡,不愿與人交流,同時出現視力下降、說不出話、肢體癱瘓等癥狀,在排除器質性疾病后,要第一時間尋求心理醫生的幫助,通過心理治療和藥物治療來緩解癥狀。”萬丹丹表示,癔病性癱瘓是一種常見的心理疾病,需要及時的治療和關注。家長們應密切關注孩子的情緒變化,及時與孩子溝通。
來源 溫州晚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