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心筑夢·規劃有我——2025‘我們的城市’北京城市規劃社會宣傳計劃及兒童友好成果發布會”近日在市規劃展覽館舉辦。其中,“未來小小規劃師”展覽中共展出一百余件手作模型,全部由兒童親手制作。自“六一”到暑期,市規劃展覽館還將陸續推出18場青少年城市規劃科普活動。
市規劃院主任工程師、教授級高工邱紅介紹《北京市兒童友好社區建設指引》
2024年,市規劃自然資源委推出《我們的城市·北京的故事》《少年科學畫報·“我們的城市”專欄》等科普宣傳作品,圍繞北京城市總體規劃實施第二階段重點工作領域,向公眾解讀規劃和自然資源知識、宣傳城市規劃建設成果。此次發布會介紹了“我們的城市”項目以規劃科普宣傳帶動規劃公眾參與、建設兒童友好城市的工作成果,分享了規劃科普宣傳作品,發布了《北京市兒童友好社區建設指引》,并揭幕“未來小小規劃師”兒童城市規劃模型展及系列科普活動。
據介紹,“未來小小規劃師”展覽中共展出一百余件手作模型,全部由系統學習了規劃、建筑知識,并初步掌握行業標準及規范的小朋友們親手制作。孩子們從畫一張草圖開始,經歷從個體創作到團隊協作、從材料實驗到實地勘測的復雜過程,用模型講述摩天大樓的力學奧秘、童話城堡的夢幻曲線、環保小屋的綠色巧思、太空基地的未來暢想,表達他們心中的城市形態。
“未來小小規劃師”展覽
活動現場還設置了市集展示區,5個展示攤位各有特色,包括北京親子趣游寶典、“我們的城市”課程盒子、可搭建的城市文化積木、可自由拼插的榫卯玩具、未來城市暢想模型等,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城市科普資源供觀眾自由選擇、參與互動。
社區是與兒童關系最密切的社會環境,也是北京建設兒童友好城市的基本單元。由市婦女兒童工作委員會編制的《北京市兒童友好社區建設指引》,圍繞與兒童成長密切相關的“宜居”“宜養”“宜學”“宜行”“宜樂”“宜動”六大場景,將兒童友好理念貫穿社區規劃、營造、治理全過程,為少年兒童參與城市發展、助力兒童友好城市建設“賦權”。
活動現場,來自東城區、朝陽區、海淀區的小學生,分享了他們參與街道環境治理、生活垃圾利用、社區花園營造的故事。專家在點評時表示,這些實踐和創作不僅充滿創造力,更展現出超越年齡的專業洞察,關注到社區更新、文化遺產保護、城市可持續發展等領域,這正是“一米高度看城市”的價值。
耀華京港學校同學現場分享
據悉,此次活動由市規劃自然資源委、市婦女兒童工作委員會辦公室聯合主辦。市規劃自然資源委副主任楊浚表示,“我們的城市”在過去6年中,不僅推動一批融入少年兒童智慧與力量的優秀規劃實施案例落地,也培育了一批對城市和規劃有著系統認知與獨到見解的未來城市主人翁。市婦女聯合會副主席張寧宇表示,少年兒童通過“小小社區規劃師”“社區小管家”等兒童參與實踐活動,用他們的智慧和創造力,為我們的城市發展和社區建設增添了活力色彩。
本期來源:北京日報
戳在看的你,一直都那么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