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沖突在最近一段時間,雖然戰場上的消息幾乎沒有,但是場外的爭論愈演愈烈。美國一直在調停,希望俄烏通過談判結束戰沖突,結果雙方雖然答應談判,卻只是口頭答應,沒有任何行動,美國似乎也沒逐漸失去耐心,不想管了。
沒想到德國火上澆油,算是與俄羅斯掐起來了。
5月26日,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道,德國新總理默茨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公開表示;德國已經解除了對烏克蘭遠程武器的使用限制,他們想打哪兒就打哪兒,包括對手的目標。
這可不是小事,北約一旦真的放松援助烏克蘭的遠程武器的使用限制,那么烏軍肯定要對很多重要目標進行打擊,其中之一就是曾經打過的克里米亞大橋。要知道,當初克里米亞大橋遭到打擊后,俄前總統梅德韋杰夫曾經公開警告,如果再有下次,克里米亞大橋遭到打擊,不排除使用核武器報復。
所以,這個消息傳出來后,俄羅斯議員發出了警告,俄羅斯的導彈打到柏林更快,
5月27日,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道,來自克里米亞地區的俄羅斯國家杜馬議員列昂尼德·伊夫列夫評價德國總理弗里德里希·默茨“不再對烏克蘭使用德國制造武器在俄羅斯境內深處發動遠程打擊的能力加以限制”的言論,他提醒說,俄羅斯早就警告過,“如果德制武器被用于襲擊俄羅斯城市,俄羅斯一定會采取行動進行報復。”
不就是遠程導彈嗎?俄羅斯擁更多更快的導彈,地球人都知道俄羅斯的導彈是最強大的。俄羅斯“伊斯坎德爾”導彈的速度比德國“金牛座”導彈還要快,最重要的是你還無法攔截,一打一個準。
伊夫列夫說:“看來,默茨不知道‘伊斯坎德爾’能以更快的速度從加里寧格勒防御區打到柏林,時間只有十幾分鐘,任何反導防空系統都來不及反應,也就是說無法攔截,你只有挨打的份,不會給你反擊的機會。”
這名議員表示,如果北約繼續給烏克蘭提供武器裝備,只會使烏克蘭的局勢更糟糕,命運更悲慘。如果是這樣,那就不是談判的問題,而是投降的問題,也就是說你這不是幫助烏克蘭,而是坑了烏克蘭。現在烏軍已經節節敗退,最體面的方式是盡快通過談判結束沖突。
德國前政府在舒爾茨的領導下,一直拒絕給烏克蘭提供金牛座導彈,也不允許烏克蘭軍隊使用德國制造的裝備打擊俄本土。
沒想到新政府上臺后,就改變了政策,這不僅是拱火,使俄烏沖突打得更激烈,還有可能遭到反噬傷到自身。
俄羅斯議員的警告不是沒有道理,如果重要目標甚至首都遭到打擊,俄羅斯的報復就是導彈雨,一旦戰火外溢,俄羅斯早就表態不會與北約打常規戰爭,畢竟北約有33個國家,不如一顆核彈來的省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