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護身符到護官符:權力與利益的隱秘聯結護官符
說說《紅樓夢》中的"護官符"
孫鎮文
賈不假,白玉為堂金作馬。
阿房宮,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個史。
東海缺少白玉床,龍王來請金陵王。
豐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鐵。
上面這首歌謠,就是我國古代四大名著之首《紅樓夢》小說中的"護官府"全文,這支諺俗口碑,運用了夸張的手法,形式精悍,語言淺顯易懂;這支諺俗口碑,有一定的韻律,讀起來瑯瑯上口,實際上就是大眾喜聞樂見的順口溜。這支諺俗口碑,有很強的概括性和警示性,又蘊含了深刻哲理,在結構上還為小說后面情節的發展埋下了伏筆。
《紅樓夢》
《護官符》是清代文學家曹雪芹的長篇小說《紅樓夢》中的一支俗諺歌謠,見于小說第四回。這是小說中官員私底下收藏起來的一張名單,上面寫的是金陵最有權有勢、極富極貴的大族名宦之家。這護官符直接揭露了封建政治的腐敗和社會的黑暗,同時也表明以“賈王史薛”四大家族為首的封建官僚的錦繡富貴,是無數被壓迫被剝削人民的血汗和生命所換來的。
護官符:這才是薛家的真實身份!
作品原文
護官符 賈不假,白玉為堂金作馬。寧國、榮國二公之后,共二十房,除寧、榮親派八房在都外,在原籍住者有十二房。
阿房宮,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個史。保齡侯尚書令史公之后,共十八房,都中十房,原籍八房。
東海缺少白玉床,龍王來請金陵王。都太尉統制縣伯王公之后,共十二房,都中二房,其余的在原籍。
豐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鐵。紫微舍人薛公之后,現領內府帑銀行,共八房。
“護官符”由“護身符”衍生而來,卻撕下了宗教庇佑的溫情面紗,赤裸裸地展現出封建官場的生存法則。這張官員秘藏的私單,寥寥數語便勾勒出權貴家族盤根錯節的勢力網絡,將財富、權力與宗族紐帶編織成庇護腐敗的密網。它既是官員自保的“生存指南”,更是維系官僚集團利益共同體的暗碼,揭示出封建政治體系中“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畸形生態。在這三字背后,是律法失效的權力真空,是官商勾結的潛規則,更是一個王朝從內部潰爛的開始。
《護官符》的內容并不難理解。“賈不假,白玉為堂金作馬”,是形容賈家的富貴豪奢;“阿房宮,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個史”,是形容史家的顯赫;“東海缺少白玉床,龍王來請金陵王”,此處借龍王求請,極言王家的豪富;“豐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鐵”,是形容薛家的富足。《護官符》每層均由兩部分構成:前面的“口碑”是大字,“口碑”下面又有小字作為注。注的內容是各家的“始祖官爵并房次”,借以具體說明四大家族權勢和財產的分布狀況,讓人們看了,就對他們在政治上和經濟上的顯赫地位了然于心。
這《護官符》有四大特點:一是具有地域性,是金陵一省的護官符,可見其他省也有護官符;二是這四家排列,依據官爵富貴財勢,有固定順序,不得錯亂;三是四家皆聯絡有親,生死相關,榮辱與共,一損皆損,一榮皆榮;四是這個護官符在當地家喻戶曉,婦孺皆知,成為口碑。脂硯齋在《護官符》旁加批語云:“請君著眼護官符,把筆悲傷說世途。”脂硯齋參與了小說的部分創作構思,并且最早進行了評點,對小說涉及的人物、事件了如指掌,他在這里特意揭示了護官符在小說中非同尋常的價值和地位,顯然是提醒讀者,不可疏忽,而應當刮目相看。可以說,《護官符》是作者精心設計的一個道具,它顯然是世情小說《紅樓夢》中的一個重要關目,不僅是表現小說主題的一個不可替代的重要窗口,而且在藝術上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護官符》因為是老百姓的口頭創作,所以語言極度夸張。它流露出的情緒,不是對他們的富貴和權勢的艷羨,而是對他們官官相護、橫行不法的咒罵。薛蟠為了爭買一個被拐賣的丫頭,打死小鄉宦的兒子馮淵,“他竟視為兒戲,自以為花上幾個臭錢,沒有不了的”。這一件“并無難斷之處”的人命官司拖了一年之久,“竟無人作主”。賈雨村竟然出爾反爾,胡亂判決了此案,向四大家族送了個“整人情”,寫了封“令甥之事已完,不必多慮”的信,就算完事。他明知被拐賣的丫頭原是他的大恩人甄士隱的女兒英蓮,卻任憑她落入火坑而置之不理。所有這些,都可以從這張極寫四大家族權勢和豪富的《護官符》中找到答案。正是這張直接揭露封建政治的腐敗和整個社會的黑暗與殘酷的《護官符》,向讀者顯示了錦衣玉食的寧榮二府原來只是吞噬無數被壓迫、被剝削人民的血汗和生命的罪惡淵藪。
以史為鑒:“護官符”思維的現代警示與為政之道
這張護官符隱喻了什么?前面說了《紅樓夢》中的四大家族, 相互聯姻,盤根錯節,一損俱損,一榮俱榮。他們在生活上窮奢極侈、揮金如土,在政治上“最有權勢”、橫行無忌,相互勾結,相互包庇,構成了一張利益相連的關系網。非但如此,他們還依仗自己手中的權勢和地位,與官府內外勾結,草菅人命,包攬訴訟,干出了許多見不得人的勾當。 如薛蟠打死人案、冷子興案、 鳳姐弄權鐵檻寺、張華狀告要原妻案等就是明證。我們從這些事例中也可以看到封建社會的黑暗一角,從而懂得了其走向滅亡的歷史必然。所以這張護官符就是隱喻了封建統治階級的貪婪腐敗,揭露了以賈家為首的四大家族終將自取滅亡的時代必然性。
總之,這張"護官符"說明了以寧、榮二府賈家為首的賈、史、王、薛四大家族,是清朝貴族的一個典型,而它們代表了當時的大官僚、大地主、大皇商、高利貸者,形成了一個嚴密的統治網,代表著封建社會宗法思想和制度。這張護官符上的諺俗口碑和"葫蘆僧私判案"這一事件,使我們從中可以淸楚地看到勞動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從中也可清楚地看出他們對勞動人民實行的殘酷的政治壓迫和經濟剝削。正像脂評所說,"觀者萬不可被蒙蔽了去,方是巨眼","我們只有對"情種""風月情濃"之類"煙云模糊處""于假中 見真",知道人物身世命運必然受他們生活的那個社會所制約。我們這樣才能心明眼亮,茅塞頓開,從中明確看出當時那個社會必然滅亡的歷史命運
在古典名著《紅樓夢》中,“護官符”以“賈不假,白玉為堂金作馬”等四句歌謠,勾勒出封建官場官官相護、利益勾連的黑暗圖景。這一概念雖誕生于封建王朝,但其折射出的權力尋租、裙帶關系等問題,在當代社會仍有警示意義。
當代社會,公職人員的“為官秘籍”真正的從政之道,在于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擔當,投身鄉村振興、基層治理等民生事業;以“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的敬畏,嚴守廉潔底線。焦裕祿“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的奉獻,廖俊波“能在現場就不在會場”的實干,才是新時代為官者應遵循的典范。
歷史的教訓警示我們,任何企圖編織“關系網”、搭建“保護傘”的行為,終將被紀法嚴懲。新時代的干部唯有摒棄“護官符”式的腐朽思維,將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以人民滿意為最高追求,方能書寫無愧于時代的答卷。
《紅樓夢》,原名《石頭記》,中國古代章回體長篇小說,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其通行本共120回,一般認為前80回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后40回作者為無名氏,整理者為程偉元、高鶚。小說以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的興衰為背景,以富貴公子賈寶玉為視角,以賈寶玉與林黛玉、薛寶釵的愛情婚姻悲劇為主線,描繪了一些閨閣佳人的人生百態,展現了真正的人性美和悲劇美,是一部從各個角度展現女性美以及中國古代社會百態的史詩性著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