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緣》
在那個還沒有大量印刷出版書籍的時代,《再生緣》以抄本形式一經問世,便在民間迅速傳播。
從文人墨客,到民間大眾都對此書的故事津津樂道,一直期待作者更新完本。
然而,這本由清代女作家陳端生在17歲時創作的《再生緣》直到她離世,也沒有書寫結局。
《再生緣》,為何也同《紅樓夢》一般成為未竟的傳奇呢?
這其中隱藏著怎么樣的謎團?
《再生緣》劇照
01
1751年,陳端生出生在浙江錢塘一戶書香門第。
家中世代為官,祖父是乾隆時期的太仆寺卿兼文學家。
父親是舉人出身,官至山東登州知府,母親汪氏,出生于浙江秀水的望族,精通文墨。
在家族氛圍的熏陶下,陳端生自幼也喜歡跟著父親寫詩作畫,尤其擅長詩文。
父親較為開明,并沒固執的認為女孩子只要學好女紅,將來相夫教子就可以,所以,陳端生從小就跟著父母熟讀家里的書籍,不僅通曉四書五經,還熟讀《史記》。
大量的閱讀開闊了她眼界的同時,也讓她的思想更進了一步,由此也為她后來創作奠定了基礎。
17歲那年,母親病重,為了讓母親在安心養病的同時有些樂趣,于是她動筆構思了《再生緣》,母親對于女兒的創作也頗感興趣,鼓勵她接著創作。
母親成了她的忠實粉,因此,也推動了陳端生的寫作熱情,她開始保持更新。
由此,這個17歲的女子,在只有男性創作的時代,成為叩開封建束縛的勇者,創作出了與曹雪芹《紅樓夢》齊名的佳作。
那么,這本人人稱贊的小說,到底講了一個什么故事呢?
《再生緣》書籍
02
《再生緣》以元朝為背景。講述了尚書之女孟麗君面對困境迎難而上,她既要保住自己的清白,又要維護家族的榮譽,還要守護與未婚夫少華之間愛情。
由此,她女扮男裝,走上科舉之路,憑借著過人的毅力和才智,她高中狀元,然而,當一切都朝著好的方向發展時,意外被皇太后和皇后設計,將要驗出了女兒身。
可惜,到這里前16卷結束后,陳端生的母親還是沒有熬過病痛,不幸離世。
母親的離世給陳端生帶來了巨大的悲痛,她也無心再續寫下去,于是手稿一直停留在16卷。
加上后來陳端生出嫁,續寫《再生緣》這件事就一直耽擱下來。
婚后,兩人生活得很幸福,還生下一個可愛的女兒,如果不出意外,說不定陳端生還會想起去為《再生緣》續寫一下。
世事難料,她的丈夫范秋塘被因為被牽連到一樁科舉作弊案,而被發配到了新疆伊犁。
至此,陳端生的生活重心再次被轉移,于是更沒有心情和動力去為《再生緣》更新了。
期間,她又再次經歷人生的至暗時刻,父親病故,女兒夭折,這一系列變故,讓她的心境發生了巨大變化。
直到12年后,在親友的勸說下,陳端生才開始了第17卷的創作。
她寫道:“皇帝出現阻止驗身,并將孟麗君送出皇宮。此后,皇帝微服面見孟麗君,提出了讓她入宮為妃,可是,孟麗君在送走皇帝后吐血暈厥。”
故事到了這里,再無下文,46歲的陳端生由于患病離世,《再生緣》也就此斷更,留下無盡的懸念和設想。
不得不說,《再生緣》絕對開創了以女性作為小說主角的先河,更重要的是,女性面對困境的逆襲人生的主角形象,完全符合如今的主流思想。
《再生緣》戲劇劇照
03
遺憾的是,陳端生《再生緣》與曹雪芹《紅樓夢》一樣都成了我的未完傳奇。
陳端生與曹雪芹,盡管都生活在清代,但是不同的生活環境,也造就他們不同的創作風格和構思。
然而,他們都是在遭受了巨大的變故之后,逐漸失去了繼續創作的動力。
陳端生經歷了母親歷死、丈夫流放,父親病故,女兒夭折等困境,讓她在創作上也失去積極的情緒。
而曹雪芹同樣也是經歷了家族衰落、經濟困境,相比陳端生的失去親人之苦,曹雪芹要面對的不僅是失去親人,家道中落,更多的還有他還要面對溫飽和養家問題。
這些因素都足以讓他們失去了創作的動力支。
再則,生活在封建禮教下的他們,所要承受的壓力比我們想象的要大得多。
畢竟,他們的寫作內容都帶有對社會的質疑和批判,是那個時代所不能容忍的存在。
即便,《再生緣》與《紅樓夢》都未完成結局,但絲毫不影響其文學價值。
越劇《孟麗君》劇照
結 語
看過陳端生與《再生緣》的故事,也讓我們看到作為一個時代的創作者,她的精神和思想都在引領時代的發展。
盡管她與曹雪芹一樣未能完成結局,但是沒有結束的故事,可能是最好的故事,因為它的結尾可以由每一個喜愛的讀者自己去定義。
《孟麗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