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書開篇就講到了阿格巴對一匹母馬的愛,感動之余,也讓我們思考何為“愛”。
閱讀時,我們要梳理信息,看阿格巴為母馬做了什么。
因為是齋戒月,馬夫總管阿奇先生命令馬兒也得遵從齋戒規(guī)定,一整天都不能吃喝。母馬即將臨盆,這讓阿格巴非常擔憂。作為一名奴隸,他不顧身份,對阿奇先生充滿了怒氣,甚至當面表達不滿,于是,他的腦袋瓜立刻就被打了。
一個奴隸,只能聽命主人負責養(yǎng)馬,為了自己心愛的馬,沖撞手握權柄的阿奇先生,他不要命了嗎?
平時他悉心照顧這匹心愛的母馬,不讓它喝普通水槽里的水,而是從老遠的王宮大門外打回純凈的泉水。他心甘情愿為它受苦受累。
當齋戒月結束,大伙兒都爭著搶著填飽自己的肚子,阿格巴卻顧不上自己,拿出一個小時前藏好的泉水,喂給母馬喝。然后,他又想第一個拿到玉米配額,“跑過迷宮一般的走廊,沖下陡峭的階梯”,風一樣的奔跑,他忘記了饑餓,忘記了自己。
當總管同意他把那匹母馬牽到傳種母馬的馬房,并要求在那里待命時,他對總管感激不已,守著自己的馬,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事,于是忘記了腦袋瓜兒的挨打和一切尖刻的語言。只要誰對他的馬好,他就對誰好。
阿格巴,作為一個小奴隸,陪伴他的只有那些馬。這匹母馬給了他巨大的安慰,它會對他“良久的凝視”“深棕色的眼睛端詳著他,似乎是在說‘所有美好的東西,都是因為有你的緣故’”。這是超越了人類的純粹的愛,不禁讓我們思考愛的本質。
愛,是忍耐,不是索取、滿足、占有和控制。
為了這匹母馬,阿格巴忍受辛苦、忍受饑餓、忍受打罵與折磨,他忘記了自己,把自己的命運與母馬的孩子“閃”聯(lián)系起來,盡管噩運連連,他也相信它,鼓勵它,陪伴它,成就它。于是,我們讀到了《風之王》的故事。
這個故事,也是我們自身修煉的故事。我們愛什么呢?我們能為所愛之物(之人)忍受嗎?我們的貪婪或懦弱是否讓我們偏離了愛的本質?我們擁有強大的精神力量承受這份愛嗎?我們又如何提升我們愛的能力呢?
這些問題或許需要我們一生去回答。讀小說,就是讀自己。
報名“國際大獎小說精讀課程”,請點擊鏈接:
國際大獎小說精讀課招募 | 讓孩子明白,讀這些書有什么用,和自己有什么關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