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田變電站綜合改造后建設的保障性住房項目主體結構順利封頂。
深圳新聞網2025年5月28日訊(深圳特區報記者 竇延文)5月27日上午,隨著最后一方混凝土澆筑完成,鹽田變電站綜合改造項目主體結構順利封頂,這座曾服役20多年的老舊變電站,通過空間復合利用,將變身擁有750套保租房的安居家園。該項目由深圳市安居集團與深圳供電局合作開發、鹽田安居公司具體實施,是深圳市成功實施國企自有用地“合作開發+回購”建設的首個保障性住房項目。
該項目北鄰深圳外國語學校高中部、西接地鐵8號線望基湖車輛段,總建筑面積約7.43萬平方米,用地面積約1.23萬平方米,包含兩棟住宅塔樓,精心設計的單房、兩房戶型,精準匹配新市民、青年人居住需求,并配置3班制幼兒園和3000平方米商業及公共配套,預計2026年竣工,建成后將提供750套保障性租賃住房。
這片土地,曾是承擔片區供電重任的老變電站,隨著用電需求激增,設施亟待升級。如何在保障電力穩定供應的同時,對老舊變電站進行升級改造,同時為安居保障開辟新空間?深圳市安居集團創新保障性住房籌集方式,為超大城市土地集約開發、保障性住房籌集建設提供新路徑。
2022年10月27日,深圳市2022年首批利用國有企事業單位自有用地建設保障性租賃住房簽訂合作協議暨集中開工儀式在鹽田變電站項目現場舉行。深圳市安居集團與深圳供電局擬采用“保障性住房+變電站”空間復合利用模式對原有變電站拆除重建,建成后住宅部分由安居集團回購。在1.23萬平方米國有存量用地上,該項目通過空間復合利用,既實現變電站供電規模擴容與供電保障升級,又為片區提供了750套保障性住房,實現土地功能疊加與價值提升,為超大城市土地集約開發提供可復制經驗。
在保障性住房建設過程中,為避免因變電站改造影響片區市民用電,2023年8月,該項目創新引入深圳首個110千伏移動變電站,相當于“克隆”了一個變電站,業內形象稱為“鏡像供配電系統”,具有可靠性高、體積小、機動性強、智能化、無人值守、建成投運時間短,轉供負荷應用簡便等特點。投運的臨時站占地945平方米,比同電壓等級變電站減少68%,變電容量為80兆伏安,從建設到具備送電條件僅用時80天,進一步提高了片區供電可靠性,確保對外“0”停電、對周邊用戶“0影響”,極大縮短了項目開發周期。
鹽田區屏山傍海,海岸線長19.5公里,針對深圳市濱海地下工程腐蝕環境特征,該項目依托國家“十四五”重點研發項目——地下工程結構高性能纖維增強復合材料研制及應用技術,實施抗浮錨桿專項新技術應用,有效提升項目建設品質,保障住房地下工程長期安全可靠。
深圳市安居集團負責人介紹,深圳土地資源緊缺,新增供應有限,深圳市安居集團遵循“四個跟著走”策略,“寶地寶用”著力提高土地利用效率,通過“新建+改建”方式,多渠道建設籌集保障性住房。在新建方面,深挖低效存量用地資源,將國有企事業單位合作開發作為項目拓展的主渠道,創新探索出“雙主體開發”“合作開發+回購”“合作建設+運營”等5種成熟的合作建設模式,有效盤活了學校、交通、公安等7類存量資源,推進35個項目、3.4萬套房源建設,為全市保障性住房建設提供了實踐范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