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秦雪麗
近日,煙臺圖書館尼山書院“國風夜校”天才工匠課程以沉浸式手作體驗,為大家帶來了一場傳統與未來交織的文化盛宴。
活動現場,在王春平老師的指導下,親子家庭從零開始打造木制迷宮。從木料打磨到拼接,孩子們在家長的協助下,用砂紙撫平毛刺,用膠槍固定,最終完成兼具趣味與美感的立體迷宮。課程巧妙融合傳統魯班鎖智慧與現代設計思維,讓孩子在實踐中理解“匠心”二字的重量。
如何將冰冷的機械零件轉化為充滿溫度的藝術品?課程中,學員們用木料塑造時鐘數字,組裝齒輪與電路板,親手調試出獨一無二的數字時鐘。當指針在木質表盤上規律轉動時,孩子們不僅掌握了基礎電子知識,更體會到“科技賦能傳統”的無限可能。
從“鍛打”劍胚到打磨劍刃,在木劍制作課程上,孩子們在老師的安全指導下體驗“百煉成鋼”的過程。讓冷兵器煥發新生。家長們感嘆:“孩子第一次明白,一把劍的誕生需要數百次的磨煉與堅持。”
在迷宮中尋找隱藏的“秘密通道”,在時鐘上創就獨一無二的作品,在寶劍上打磨出鋒利劍刃……每一件作品都蘊含著家庭成員的奇思妙想。有家長分享道:“孩子不怕臟不怕累,認真學習、制作,這份堅持比作品更珍貴。”
一鑿一鋸,雕琢時光;一榫一卯,傳承匠心。煙臺圖書館尼山書院讓古老智慧在親子協作中煥發新生,讓每個家庭都能在文化浸潤中收獲成長的感動。國風夜校天才工匠課不僅是一場手作體驗,更是一次文化之旅。當孩子們用稚嫩的雙手觸摸木紋的溫度,當家長們重新發現傳統技藝的當代價值,煙臺圖書館尼山書院的星空下,文脈的火種已悄然傳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