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時許,龍陵縣木城鄉魚塘埡口村的李大姐一邊做飯,一邊打開手機:“木城每日微語:各位煙農,2025年木城香料煙收購工作即將開啟,現將安排告知如下……”這樣的場景,如今已成為木城鄉2748戶群眾的日常“打卡”方式。
為破除傳統政策宣傳渠道單一、信息觸達率低、群眾互動性弱等問題,木城鄉積極探索“互聯網+基層治理”,采用“1+5+52”的模式,于2023年創立“木城每日微語”微信群矩陣,覆蓋轄區5個村,精準推送政策解讀、民生服務、應急通知等信息,打造“指尖上的黨群連心橋”,成為邊疆各族群眾離不開的“政策通”“致富寶”“解憂站”,覆蓋全鄉90%以上的家庭。
“木城每日微語”通過接地氣、易理解的100字以內話語,結合視頻、圖片等方式進行說明,把文件語言變成方言土話,將政策講透、講新、講活。構建“1+5+52”的鄉、村、組三級微信群體系,規范以前人員混雜、內容凌亂的小組微信群,每個群配備由鄉村組干部擔任的“微管家”,讓“微管家”變身基層治理的“神經末梢”,通過日常走訪與線上溝通,動態梳理形成群眾需求標簽庫。截至目前,“木城每日微語”已推送774期。
“木城每日微語”通過雙向交互與閉環管理,讓基層治理既有速度又有溫度。“微互動”暖人心,以“群眾需求—群內響應—部門接單—結果反饋”全鏈條服務,聯合民政、人社等部門在線解答群眾關切。
微課堂接地氣,創新推出“政策翻譯官”特色服務,將晦澀難懂的政策文件轉化為方言短劇、動畫圖解等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同時,定期邀請部門負責人在線解讀政策,與群眾實時互動答疑,讓政策宣講變得通俗易懂、入腦入心。
記者 張恒 通訊員董秀芬 楊蓉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