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景行??????????????????????????????????
編審丨橘子
又到了飲料旺季,前幾天跟一個大區經理在外面吃飯時已經晚上八點了,仍然看到穿著農夫山泉工服的業務人員在外面跑市場,拍照打卡、整理冰箱。大區經理卻不無羨慕的說:“什么時候我們的員工能像農夫山泉的員工這么拼,業績就不愁了。”
那晚,他一直都在講農夫山泉的員工有多拼,自己的業務有多躺平。從他智慧的眼神我隱約感知,他明天或又想制定什么政策,比如,將員工上班的時間延遲到晚上八點。
工資比什么都重要
在他的羨慕聲中,我跟他講了講農夫山泉員工的提成標準。在飲料旺季,他們一個基層業務的工資是2萬打底,上不封頂。很多業務是可以拿到三萬工資的。這就是別人這么拼命的原因。
這大區經理說,農夫山泉利潤高,所以能給業務員高工資。自己家產品利潤率低,沒辦法給到高工資。雖然他嘴上是明白這個道理的,但你看他的小眼神就知道:錢不想給,貨我又想要。
說白了,就是給員工漲工資的時候,他有上千種困難;讓員工奉獻時候,他覺得辦法總比困難多。并且,這樣的領導經常會把自己看到其它企業的一個點、當成是普遍存在的。他不覺得這個員工是不是白天請假,現在來補點;也不會想這種晚上8點跑業務的到底是普遍現象還是個別現象,一切的奮進那都在他的想象中。而據我所知,這個大區經理所在公司的業務,也有晚上8、9點在跑線的。可是他只看到別人公司的,看不到自己家員工的努力。
慕強,向好的企業學習,這是快消企業常見的策略。通過學習其他企業優秀的管理經驗,市場操作,獎勵機制,拜訪步驟,路線安排等,讓自己企業實現進步,這是沒有任何問題的。但最怕的就是有些企業的領導者,他只學習那些對自己管理有利,對自認為業績有利的部分。
舉個例子,近兩年白象的銷售業績比較突出。那些想進步的企業就要拿白象的市場操作、企業管理去學習,解讀。還真被人找到白象與眾不同的點,那就是白象的員工是一個月休4天。這是很多河南快消企業常有的操作,就是不定時間工作休息,一個月你有4天假期,你可以連休也可以有事請假。但其實你想連休,是比較困難的。而大部分快消企業是六天工作制,又叫不定時工作制。往往是總部可能正常雙休,駐外休個周日。
于是,就有人想改變自家公司駐地業務的上班時間了。因為,現在正常的快消一線業務手里有225個點左右,每天業務能拜訪的終端門店數是25家,這就相當于這225個點拜訪完,員工需要9天。而終端業務的拜訪路線圖是以周為單位,周一到周六每天拜訪的門店數,兩周左右一個循環,來保證終端門店的拜訪頻率,以保證不錯過市場的銷售機會等。
我們前面說了,有些企業要向白象學習,企業的管理者就提出我們駐外的業務應該9天一休,這樣手里的225家都跑遍了,過往是跨兩周的時間拜訪,如今一個循環就走完了。3*9=27,小月休3天,大月休4天。也就比現在少休8個小時而己。是的,我們的管理者都不愿意稱那是一天,而是用小時來衡量。
員工,這真是“牛馬”啊。我們要明白,做快消品業務的,通常沒什么背景,有的就是自己的應變和動手能力,但我們不要忽略一個基本需求:一個普通勞動者用自己勞動換取更好的生活,這是他們最樸素的愿望和最原始的動力。
他們不怕吃苦也能吃苦,但關鍵是他們能得到什么?你說做9休一我愿意,你讓我加班到晚上8點我也愿意,可關鍵是我能得到什么?如果我這樣拼命付出,也不過是以往拿99分,現在KPI拿120分,甚至150分,業務他是不愿意的。這點工資的增長,憑什么讓讓業務這么拼?不是業務不愿意拼,而是你沒給業務為之拼搏的有效動力。
說白了,企業不能只看對自己管理有利就去學習,工作的時候讓你員工學白象學農夫山泉,可到發工資的時候,你又說:“業務工資太高不利于奮斗”。
管理也要尊重人性
領導的傲慢就在于領導分不清企業和自己的區別,也分不清駐外業務是企業的打工者而不是某個領導的私有物品。不要認為員工拿企業的工資就是把命賣給了管理者,這個工作是員工憑借自己的能力拿到的,不是說管理者的恩賜。
上位者不要認為現在整個環境有多少失業率,我們的業務有份工作,能拿著工資養家,是企業給了他們個飯碗,或者說是給我們駐外業務搭個通往更高處的橋——因為業務在我這里工作拿了5000元,他才能去什么新消費品牌拿1萬的工資。
什么是恩賜?恩賜是指你只是個基層員工,我一手把你拉進公司的高層,你完不成任務我給你費用,給你把其它業績劃到你的名下……再舉例子,有個朋友南兄,南兄在公司自媒體流行的時候,自己做了個公號,在媒體圈里認識了不少朋友。他有個領導伍總,當時代理了一款產品就是福建好彩頭公司的小樣乳酸菌。因為小樣乳酸菌市場經營不善,出現了很多問題。伍總是行業里的人,就提前知道小樣公司的問題。于是就找到小樣公司,要求公司把他打的貨款,倉庫里的舊貨還有市場的費用都退給他,他不做了。
當時小樣也確實困難,就遲遲不給他解決問題。于是伍總便找到南兄,讓他幫寫個文,寫小樣的市場問題。再幫聯系一下其他媒體朋友,如果小樣不給解決問題,就把這事兒爆出來,如果解決了,就算了。于是,南兄一頓忙活,又寫文章又找人的。結果到還是很好,伍總的事情很快就解決了,把幾十萬的貨款費用什么的都給退了。相較于后續其他人的財貨兩空,伍總算是全身而退。
南兄就想,我幫伍總要回這么多費用,這年底考評怎么不給個B+的等級,A那是不敢考慮了。結果到年底南兄拿了個正常偏下一點的花紅分數。或許,領導認為這事你出力不大,是你應該干的事。領導不要說不自掏腰包,連用公司的花紅做個順水人情都不愿。南兄只收到了一句:謝了,兄弟。
管理是保障運營的措施,不是壓榨效率的手段。大道至簡,普惠眾生,作為上位者如果不能去體會人心,尊重人性,終將受其反噬。
可以追求效率,但不能毫無悲憫之心的以犧牲底層無辜者的利益換取利潤,做到這一點你就還像個人。你可以攫取利益,但在收割利益的同時,還能夠適度給予人性的關懷和精神的安撫,如此這般也就算做個人了。
當一個人走上高位,若能時時想起自己曾經來時走過的那段灰暗,且以己之心達于部眾,進而凝聚人心,成就事業,如此這般即為人中龍鳳,業界翹楚,是個人物亦是人間正道。
所以,我們說管理者,要像個人,做個人,是個人。一句話,在人之上,要把別人當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