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場監管總局按照深化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集中整治要求,部署在全國開展老年人藥品、保健品虛假宣傳專項整治工作,有效打擊藥品、保健品市場“坑老”“騙老”行為。
市場監管總局指出,各地市場監管部門專項整治聚焦老年人藥品、保健品領域,要綜合運用法律法規,依法查處虛假宣傳、價格欺詐、違法廣告、非法添加等侵害老年人合法權益、破壞市場競爭秩序的行為。通過開展“你拍我查”活動,鼓勵群眾拍攝涉嫌違法行為,及時收集和掌握違法問題線索,公正高效查處,切實維護老年人合法權益,促進市場競爭環境不斷優化。
市場監管總局要求,各級市場監管部門將對收集掌握的問題線索及時研判處置,堅決查處問題反映集中、擾亂市場秩序的重大典型案件,及時曝光案例,形成震懾效應。深挖個案反映的問題根源,舉一反三、見微知著,完善長效機制。
市場監管總局價監競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隨著經濟社會快速發展,通過手機、平板等移動終端進行的網絡營銷大幅增加,涉及老年人藥品、保健品的虛假宣傳呈現出新變化。比如,有的不法分子借助直播帶貨、短視頻營銷、社交群組引流等線上渠道,通過“專家義診”“免費試用”“療效承諾”等話術坑老、騙老,傳播更快、更廣,嚴重侵害了老年人的合法權益。
該相關負責人表示,專項整治針對群眾關心、社會關注的老年人藥品、保健品突出問題,明確了一系列重點任務。比如,要重點查處假借專家義診、健康咨詢等名義,借助各類論壇、康養旅游、老年大學、養老服務機構等場景和形式,夸大普通商品或者服務的功效,夸大藥品功效療效,向老年人推銷、售賣偽高科技產品、養生理療產品、保健品、養老服務等行為。
該相關負責人強調,要加強涉及老年人的藥品、保健食品廣告監管,嚴格落實廣告審查制度,依法懲處以介紹健康、養生知識等形式變相發布藥品、保健食品廣告的行為。嚴禁保健食品宣稱疾病治療功效,防止保健食品“神藥”化。要加強食品安全監管,重點查處食品、保健食品標簽、說明書、外包裝中含有虛假內容,涉及疾病預防、治療功能等違法違規行為,堅決遏制非法添加,牢牢守住食品安全底線。嚴厲查處保健產品外包裝上標識標注含有虛假內容的行為,嚴厲查處以各類養生、醫療名義為噱頭,銷售以假亂真、以次充好的藥品、保健品或者服務的行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