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共享 管理互鑒 教研聯動
我市集團化辦學改革推動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推進學區化集團化辦學,促進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是深化基礎教育領域綜合改革,滿足人民群眾享受高質量教育需求的重要舉措。近年來,我市著眼基礎教育擴優提質工作全局,聚焦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實現城鄉基本教育公共服務均等化發展目標,努力推進學前教育、義務教育階段集團化辦學,讓“家門口的好學校”越來越多,人民群眾對教育的獲得感持續提升。
5月20日,位于海港區北部工業區的市第七中學集團桃源校區項目現場一派繁忙的施工景象。項目擬建14軌制42個教學班,可同時容納2000余名學生就讀,預計于2026年完工投入使用。
“看著學校一天一天建起來,想到將來孩子在家門口就能上優質初中,心里特別高興!”九里桃源小區居民王紅艷說。
為了促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從2018年起,市教育局在全市范圍內啟動集團化辦學管理模式改革。海港區率先實施,其他縣區積極跟進,探索出“組建名校教育集團”“組建發展共同體”“委托名校管理新建校”“組建聯合校”“學區內一體化管理”等多種模式,組建了22個教育集團(共同體、聯合校等),輻射帶動90多所學校(幼兒園)共同發展,讓優質教育資源惠及更多學生。
“集團各校區之間加強學習與交流,通過優質資源共享、管理互鑒、教研聯動等方式,在更大范圍、更高層次、更深程度上實現協同發展……”近日,市第七中學集團教學工作會議在文化路校區召開。會議以“深耕三新促改革,錨定素養提質量”為主題,全面部署了集團教學工作。
2018至2024年期間,市第七中學龍頭校、玉龍灣校區教學質量穩居全區前列,得到學生和家長的一致好評,半島校區教學質量逐年提升,英才校區教學模式得到社會廣泛認可,集團各校區均獲得海港區教學質量進步獎。
市第七中學集團采用“名校+薄弱校+新建校+合作校”的辦學模式,旨在輻射帶動多校區協同發展。目前,市第七中學集團共有文化路、在水一方、半島、玉龍灣、英才5個校區,九里桃源校區、產業新城第一中學校區正在規劃建設中,計劃2026年投入使用。
如今,撫寧區、秦皇島經濟技術開發區也借鑒海港區模式,將新建學校、薄弱學校納入教育集團管理。盧龍縣為促進鄉村學校質量提升,實施了義務教育城鄉聯合校建設工程,打破行政區域界限,以“一托三”形式,將縣城6所優質學校與18所農村學校組建為6所聯合校,構建“不同法人單位聯校協調管理”的新機制,實現“強一所拉一片”的辦學目標。青龍滿族自治縣為加強鄉村小規模學校、教學點管理,采取部分學區內設置中心校為法人校、其他學校由中心校派駐人員管理、教師在學區內統籌調配的方式,探索形成學區一體化管理機制,實現“抓一點帶一面”的辦學目標。其他縣區也根據各自實際形成了“學科中心組教研聯合體”“捆綁式辦學共同體”等模式。2023年,市第七中學集團和青龍滿族中學開展合作辦學,我市集團化辦學進入跨區域合作階段。
市委教育工委書記、局長肖鳳利說:“市教育局將持續加大對縣區實施集團化辦學的支持力度,推動縣區建立集團化辦學增量評價、創新評價、過程評價、長效評價等專門性評價體系,建立集團學校進有所需、退有所據的動態管理機制,推動集團化辦學實現由淺入深的提升、從量到質的轉變,打造一批區域教育品牌,使群眾獲得感的成色更足、幸福感的本色更亮。”
來源:秦皇島日報(記者:孫雪梅)圖:秦皇島市建筑設計院有限公司
編輯:崔婷婷 編審:高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