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京東路街道社區事務受理服務中心,適殘化服務正成為一項溫暖人心的特色工作。中心以“當好殘疾人的知心人、貼心人”為理念,將適殘化服務作為重點推進的特色工作之一,致力于為殘障人士打造一個便捷、溫馨且有尊嚴的服務環境,讓每一位居民都能感受到社區的溫暖。
01
硬件設施無障礙,細節之處顯關懷
對于殘障人士來說,硬件設施的無障礙化是他們能夠順利享受服務的基礎。中心嚴格按照無障礙設施建設標準,打造了一個全方位無障礙的環境。
入口處,一條寬敞的坡道和穩固的扶手,為輪椅使用者提供了極大的便利。坐在輪椅上的殘障人士只需要輕輕轉動輪椅,就能輕松地沿著坡道進入大廳。曾有居民向中心反饋:“以前我出門總是擔心坡道太陡,輪椅上不去。但中心的這個坡道設計得很合理,讓我進出都感覺到很輕松、很貼心。”
走進服務大廳,空間寬敞明亮,無障礙電梯和專用衛生間等設施一應俱全。視障人士在工作人員的引導下,可以獨立乘坐無障礙電梯——用手輕輕觸摸電梯按鈕上的盲文標識,可以準確地找到電梯按鈕,順利到達想要去的樓層。
此外,中心還配備了移動坡道、輪椅、拐杖、放大鏡等輔助器具。曾有拄著拐杖前來辦理業務的居民,工作人員主動為其推來了輪椅,讓他解放雙手,并且可以在較為輕松的狀態下,完成業務辦理。這位居民表示:“沒想到辦事過程這么順利,辦完事情可以輕松地離開,感覺中心的服務很溫暖。”
02
服務流程更貼心,“特別服務”暖民心
“硬件改造只是為殘障人士打造溫馨家園的第一步,關鍵要做好全鏈條服務,讓他們帶著需求而來,滿意而歸。”在服務流程上,中心針對殘障人士的特殊需求,推出了一系列優化和創新的特別服務。
如果有聽力障礙人士來到中心辦理業務,前臺工作人員會立刻上前,以簡單的手語送上溫馨的問候,之后會安排專人陪伴并幫助其順利完成業務的辦理。考慮到殘障人士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比健全人士付出更多精力和時間,中心特地開設了“綠色通道”,以優先接待減少他們的等候時間,提升他們辦理業務的效率。
針對行動不便、無法前來中心辦理業務的殘障人士,中心依托“暖咚行·民生流動服務隊”,為其提供上門辦理服務。一位殘障人士曾感激地拉著工作人員的手說:“我每次離開家,都很吃力,也擔心自己出意外。工作人員上門服務,解決了我的大問題!”
03
提升品質無止境,用愛打造溫馨家園
為了更好地為殘障人士提供服務,中心還注重隊伍建設的專業化。例如定期開展手語等適殘化服務培訓;不斷提升工作人員的服務意識和技能水平;積極引入社會力量,組建志愿者隊伍,為殘障人士提供陪伴、引導等志愿服務等,讓殘障人士在服務中心內感受到更多來自社會的溫暖與支持。
除此之外,中心還通過宣傳欄、微信公眾號等多種渠道,廣泛宣傳適殘化服務舉措和惠殘政策,提高社會公眾對殘障人士的了解和關注,營造扶殘助殘的良好社會氛圍。這種常態化的宣傳引導,不僅讓殘障人士感受到社會的關愛,還可以引導更多人積極參與到扶殘助殘的行動中來。
適殘化服務沒有最好,只有更好。面對這項充滿愛心與關懷的工作,南京東路街道社區事務受理服務中心通過硬件設施無障礙化、服務流程人性化、隊伍建設專業化以及宣傳引導常態化,為殘障人士打造了一個便捷、溫馨且有尊嚴的“零距離家園”。在這里,殘障人士不再是被邊緣化的群體,而是能夠享受到平等、優質服務的社區居民。他們能夠在這里感受到溫暖與關懷,找到屬于自己的希望之光。未來,中心將繼續以殘障人士的需求為導向,不斷完善適殘化服務體系建設,讓每一位居民都能共享社區發展的成果。
記者 / 宋梅
編輯 / 陳露露
圖片 / 南京東路街道
轉載請注明來自上海黃浦官方微信
黃/浦/進/行/時
1.
2.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