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劉可欣 劉葉 羅田怡 圖據活動主辦方
當非遺傳承從靜態保護走向城市公共空間的動態活化,一場關于文化生命力的實踐正在成都上演。5月28日,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園熱鬧非凡,第九屆中國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節在這里開幕。本屆非遺節以“增進交流互鑒 激發傳承活力 共享美好生活”為主題,將持續舉辦至6月3日。
開幕式現場
以非遺為媒介
展開國際對話與跨界創新
當傳統技藝與當代藝術形態碰撞,非遺不再是文化標本,而是轉化為可感知、可交互的公共文化體驗。上午9點,非遺節在“新路尋根”的表演中拉開帷幕。隨后,在“新章鑄魂”“新生跨界”等節目中,峨眉武術、太極表演、陜北說書等非遺代表性項目與街舞上演了一場“跨界”表演。100位全國非遺保護工作先進個人代表、非遺代表性傳承人代表、非遺傳播者代表帶著他們的作品,穿過巨幅蜀錦形成的非遺大道,向現場嘉賓揮手致意。
開幕式現場
當非遺巡游突破地域界限,不同文明的對話便有了具象化的載體。開幕式的巡游表演分為“江河共潤”“六合同風”“寰宇和鳴”“生生不息”四個篇章,共有51支國內外隊伍參演。川江號子的高亢嘹亮、維吾爾木卡姆藝術的熱情奔放、意大利旗舞的優雅靈動、泰國民族舞的絢麗多彩、四川清音的婉轉悠揚、川劇的精彩絕倫……這些國內外知名非遺匯聚一堂,充分體現了非遺的多樣性和國際性。
互聯網時代,非遺傳播正在重構“傳承人——傳播者——受眾”的關系。開幕式上,四川非遺宣傳推廣大使李子柒、舞獅小女孩林熙悅等網絡紅人的亮相,展示出當代青年人傳承非遺的決心與創新。
李子柒與兩位非遺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成都漆藝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尹利萍(左一) 、蜀繡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孟德芝(中)
科技和創意賦能
非遺也能“破次元”
非遺的活態傳承,本質上是傳統基因與現代語境的融合共生。封面新聞記者從主辦方獲悉,本屆非遺節構建了“3+3+N”活動體系,即三大主體板塊、三大特色板塊及系列配套板塊,致力于探索非遺的多元融合路徑。
在非遺節科技賦能非遺專題展上,展覽通過三大維度構建文化傳承的“數字孿生”,讓觀眾在虛實交織的沉浸體驗中,見證傳統文化與前沿科技的驚艷碰撞。展區運用AI、AR等前沿科技手段,重新定義非遺的打開方式。《趣構成紋》展項讓宋錦、緙絲等傳統紋樣在算法中重生,觀眾輕觸屏幕即可生成專屬紋樣,親眼見證千年紋飾在數字世界里綻放新的生命力。川劇變臉在《數字蜀面》中突破次元壁,觀眾通過AR技術化身舞臺主角,在虛實交替間體驗“一瞬千面”的東方魔幻。當《織影萬象》的沉浸式光影籠罩全場,觀眾滑動數字織梭的瞬間,絲線穿梭的機杼聲仿佛穿越時空而來,重現蜀錦織造的古韻今聲。
開幕式現場
本屆非遺節期間還將舉辦“創意生活”國際非遺品牌IP授權交易活動,為非遺品牌IP創作方、持有方、傳播方、授權代理商、產品生產商、貿易公司和零售商等搭建專業授權交易平臺?;顒邮状伍_設國際展區,邀請西班牙西甲聯賽、古巴紡織工藝及全國近百個非遺品牌IP項目跨界合作案例現場參展,邀請百余家知名機構企業參與授權洽談,覆蓋消費電子、潮玩娛樂、動漫游戲、家居服飾、醫療健康等多個行業,共同助力非遺傳承保護和可持續發展,提升非遺IP開發利用的國際合作水平。
開幕式現場
全民共享非遺盛宴
惠民體驗互動同步開展
在本屆非遺節主會場,“美好生活”國際非遺美食周為觀眾帶來了一場味覺盛宴,8個世界美食之都的特色美食與全國70余項飲食類非遺匯聚一堂,形成了一個充滿煙火氣的美食集市?!敖】瞪睢眰鹘y醫藥推廣周則通過全域惠民義診和健康講堂等形式,展現了傳統醫藥的當代價值。
非遺的社區實踐,正在重塑城市的文化肌理。本屆非遺節不僅在主會場精彩紛呈,四川全省183個區縣的288個社區實踐空間也將同步開展非遺惠民體驗活動。成都市更是通過“全域聯動、全民參與、公益惠民”的活動體系,將非遺融入城市的每一個角落。龍舟邀請賽、竹藤文化周、邛酒文化周等活動將讓市民和游客在端午假日期間充分感受到非遺在現代社會中的創新與活力。
封面新聞記者了解到,中國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節是非遺領域重點品牌性節慶活動之一,是展示保護成果、促進交流的重要平臺,自2007年來已連續舉辦八屆。2009年,成都成為非遺節的永久舉辦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