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國和俄羅斯簽訂了購買24架蘇-35戰機的協議,之后到2017年12月這些蘇-35戰機全部到貨。
從時間上來說,中國買這些蘇-35處于一個很尷尬的時間點上,那就是中國的殲-20戰機已經“落地”。
殲-20的首飛時間是2011年,服役時間是2017年。換言之,中國和俄羅斯簽署購買蘇-35戰機的時間,以及這些蘇-35到貨的時間,分別在殲-20首飛和服役之后。
最后一批蘇-35前往中國
中國為什么要買蘇-35?
中國之所以要在已經有五代機的情況下依舊購買俄羅斯的蘇-35戰機,一大主要原因是當時殲-20還沒有形成戰斗力。
戰斗機從開始量產到形成戰斗力是需要時間的,殲-20作為一款五代機,在剛落地的時候中國空軍肯定是不熟悉這玩意。
新戰機要形成戰斗力需要時間
相對比之下,此前中國已經用過了俄羅斯的蘇-27和蘇-30戰機,對俄系戰機已經很熟悉了。蘇-35反而可以比殲-20更快形成戰斗力。
其次對中國這樣的大國來說,我國對戰斗機的數量需求很大。
當年中國造殲-6、殲-7都是上千架上千架的造,殲-20在服役后,也不是只服役個幾十架到上百架就夠的。
事實上殲-20的數量,估計到現在依舊無法滿足中國空軍的需求,所以殲-20依舊在繼續量產,其數量還在快速提升。
中國殲-20的規模已經非常龐大
因此在殲-20剛量產的時候,中國手里的“先進戰機”很明顯數量不足,且肉眼可見的在未來幾年內很難生產足夠的數量。
這種背景下,我國自然可以從國外購買一些先進戰機回來先用著。
對俄羅斯來說,它也很樂意將蘇-35賣給中國。畢竟軍貿一直是俄羅斯獲取外匯的主要途徑之一,中國一直是俄羅斯軍工系統的大客戶,買了數百架的俄羅斯側衛系戰機了。
中國的蘇-35戰機
俄羅斯極力向中國推銷蘇-35
當年中國買蘇-35的時候,俄羅斯就極力向中國推銷這款戰機,希望能第一批次就賣中國48架。后續在中俄的談判中,俄羅斯才同意中國第一批次只采購24架。
本來按照中俄之前的“傳統習慣”,中國不會只買一個批次的蘇-35戰機。
畢竟中國買蘇-27和蘇-30的時候都先后買了幾個批次,蘇-27中國總共買回來了76架,還買回了生產線和技術授權。蘇-30中國總共買了100架左右。
中國的蘇-30戰機
不過隨著殲-20、殲-16等國產先進戰機的量產,俄羅斯方面也終于認清了現實,不再對中國推銷蘇-35戰機了。
殲-20作為五代機,比蘇-35戰機先進太多了。
在殲-20數量還比較少的時候,中國還可能買幾架蘇-35來撐場面。但現在中國已經有了超過200架的殲-20,且每年還在以較快的速度提升殲-20生產量,那自然就沒必要再去買蘇-35了。
有意思的是,2014年時英國軍事網站《簡氏防務周刊》還報道稱俄羅斯打算對中國出口蘇-35的“技術”。
根據《簡氏防務周刊》的說法,俄羅斯認為中國購買蘇-35戰機,是為了逆向仿制上面的Irbis-E“雪豹”無源相控陣雷達和117S發動機。
俄羅斯方面原則上同意中國對蘇-35戰機上的這些設備進行仿制,但要求中國購買至少48架蘇-35并“支付合適的價錢”。
不過后來的事情我們都知道了,中國僅僅只買了24架蘇-35戰機,后續中國殲-16戰機和殲-20戰機身上用的也是國產渦扇系列發動機,以及國產的有源相控陣雷達。
殲-16用的也是國產航發和雷達
俄羅斯方面會認為中國想仿制蘇-35戰機也很正常,因為在此之前中國也沒研發出過什么先進的國產戰機。
中國買蘇-35的時候殲-16和殲-20還沒批量落地呢,當時中國國產的最先進戰機是殲-10A戰機。
殲-10A不管是雷達還是發動機都比不上蘇-35戰機。并且后續中國殲-16和殲-20剛落地的時候,用的還是俄羅斯生產的AL-31型航發。
再加上中國此前仿制蘇-27戰機,沒有按合同生產200架殲-11A,而是在生產了100來架殲-11A就開始生產殲-11B的先例,站在俄羅斯的角度上,其自然會認為中國會仿制蘇-35戰機。
中國生產的殲-11B
但后續中國殲-16和殲-20的實力也打破了俄羅斯對中國的刻板印象,讓俄羅斯不得不承認,中國的航空產業實際上已經超越了俄羅斯。
形式轉換
到了如今,或許已經到了俄羅斯需要從中國這里進口先進戰機的地步了。
國內外軍迷圈有一個很有名的段子,稱“最好的鷹式戰機在美國,但最好的側衛系戰機卻不在俄羅斯”。這說的就是中國殲-16戰機在戰斗力上遠超俄羅斯生產的蘇-30、蘇-35等戰機。
殲-16戰機
到了五代機領域,中國更是超過了俄羅斯一大截。當前中國的殲-20是綜合戰斗力最強的五代機,但是俄羅斯的五代機蘇57戰機卻在隱身、態勢感知能力上遠遠落后于正常五代機的水平。
甚至就連俄羅斯空天軍自己,都對蘇-57不怎么感冒。俄羅斯的蘇-30和蘇-35都服役得挺多,但是蘇-57加起來也才20來架。
俄羅斯蘇-57數量稀少
這就說明俄羅斯在吃了幾十年的蘇聯遺產后,到“五代機時代”終于是追不上國際先進水平了。
相比較之下中國不僅有先進的五代機,還正在研究六代機,并成功在2024年12月首飛了全球前兩款六代機。這意味著中國航空產業進一步甩開了和俄羅斯的差距。
沈飛“六代機”
因此現在的俄羅斯空天軍要想達到世界領先的水平,反而需要從中國手里進口先進戰機,或者是進口先進零部件了。
成飛“六代機”
像俄羅斯的蘇-35戰機,如果從中國這里進口雷達、機載計算機等航電設備的話,就能大幅度提升其空戰能力。
信息來源:
【1】環球網·《俄向中國交付第三批5架蘇35S戰機 飛躍天津時被拍》
【2】環球網·《簡氏:俄允許中國仿制蘇35 前提是支付合適價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