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散步》《一本所見即所得的書》《無論走到哪里 青草和泥土的味道總是一樣的》《茫然中的新生枝椏》《思緒瘋長時的腦霧》《初綻的少女心》
AYE 畫廊將于2025年6月8日至2025年8月8日舉辦藝術家于田田的個展“窺見于纖弱之間”,呈現藝術家近年以紡織物為核心媒介創作的數十件實驗性作品。于田田的創作脈絡根植于對物質性的深度探索——從早年研習中日巖彩繪畫的層疊美學,到近年轉向紡織材料的透光性與時空敘事,其作品始終在傳統工藝與當代語境的碰撞中構建獨特的視覺語法。
藝術家曾赴日專攻巖彩技法,在濃厚的礦物顏料創作生態中,習得了對材料變量的敏銳把控。不同于日本畫對“技法體系”的固化追求,她更關注基底媒介的潛能,由此開啟對古絹透光性、蛀洞痕跡等時間質感的癡迷。歸國后,其創作發生劇烈轉向:掙脫巖彩的傳統框架,以大工業時代批量化的物料和農業時代的手工制品構建“游擊式”材料庫,通過熒光色與閃片的恣意拼貼,以原始的不加掩飾的性別姿態沖破東亞審美規訓。這種即興的材料對話方式,與瑞士藝術家Vivian Suter放任畫布在自然中接受風雨侵蝕的創作哲學形成微妙共振——二者皆強調物質本身的生長性,在掌控與失控的縫隙中捕捉材料的生命軌跡。Vivian Suter以將未繃框畫布暴露于自然中創作而聞名,其作品強調材料與環境的有機互動,與于田田的紡織物實驗形成材料自主性層面的對話關聯。
展覽將首次系統性展示藝術家獨特的“觸覺性透光藝術”,透過半透明材料堆疊出的空氣感,觀眾將目睹精微的東亞物質性美學、野性的當代消費景觀與性別姿態的奇異共生。正如那些懸浮在絹本基底上的礦物晶體,于田田的創作始終在傳統斷代處閃光,在材料褶皺中重寫東方美學的當代敘事。
展覽作品
載體:清代木雕殘片、清代古粗絹、婚紗緞、亞麻混紡胚布、苧麻做舊紗、真絲雪紡布、墨、礦物顏料、針織長毛彈力帶、馬海毛手編線、蠶絲線、熱熔膠、固體油畫顏料、照片轉印紙、錫紙
尺寸:40cm * 55cm * 0cm
年代:2024
載體:樹脂、透明UV樹脂、云母粉、提花真絲布、蔚縣剪紙
尺寸:40cm * 45cm * 45cm
載體:清代粗絹、清代細絹、桑蠶真絲、純棉稀疏胚布、手搓麻繩線 、真絲雪紡布條、液態水光紗、蠶絲線、打印紙、丙烯、丙烯媒介劑 、照片轉印膠、固體油畫顏料、炭筆、鉛筆、水粉、蘇利羊駝毛手混線、照片轉印、絲網印刷
尺寸:246cm * 228cm * 0cm
年代:2024
載體:清代粗絹、色粉、巖繪具、丙烯、密度木框
尺寸:30cm * 60cm * 0cm年代:2024
載體:現代細生絹、礦物顏料、色粉、油畫棒、金泥、
木框尺寸:80cm * 60cm * 0cm
年代:2024
載體:真絲歐根緞、針織長毛彈力帶、馬海毛手編線、固體油畫顏料、羊毛氈、透明UV自由樹脂、熱熔膠棒、蠶絲線、玻璃線、股線
尺寸:20cm * 24cm * 0cm
年代:2024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