醋作為我們日常廚房里的“酸味擔當”,醋的存在感堪比鹽和醬油。每次逛超市站在調料區,相信不少朋友會被一個問題難?。和瑯邮谴?,香醋和陳醋到底哪種更好?有人說香醋清香微甜,拌涼菜一絕。有人夸陳醋酸香醇厚,燉肉燒魚離不了。這個問題在廚房江湖里可是個“千古難題”,就像甜豆腐腦和咸豆腐腦之爭,不同地域、不同飲食習慣的人總能吵得面紅耳赤。接下來菜衛衛就跟大家一起分享這兩種醋究竟有什么區別,從原料、味道到用法,掰開了揉碎了聊,保準你看完心里有桿秤!
一、原料和工藝的不同
鎮江香醋的核心原料是糯米,搭配麩皮和稻殼,用“固態分層發酵法”釀制,再加上鎮江人獨創的“夏伏曬、冬撈冰”的工藝,烈日暴曬蒸發水分,寒冬結冰剔除雜質,釀出來的醋酸中帶甜,香氣撲鼻。這種工藝讓香醋的總酯含量超過3.5g/L,乙酸乙酯占比超60%,吃起來有股淡淡的果香,讓人回味無窮。難怪鎮江人吃蟹要配它,那股子鮮甜能把蟹肉的寒性都中和了。
山西陳醋的原料高粱為主,大麥豌豆做的大曲當引子,經歷“蒸酵熏淋陳”五道坎。特別是“熏醅”這招,把醋醅放陶缸里熏烤,煙熏味混著木頭香,酸度直接飆到6度以上,酸味醇厚綿長,比普通醋硬氣多了。五年陳釀的老陳醋,氨基酸含量比新醋高47%,燉羊肉時那股子酸香能鉆進肉縫里,連筋帶骨都酥軟。
二、口感不同
打開香醋的瓶蓋就能聞到花果香,入口柔和,酸中帶甜,接著舌尖泛起淡淡回甘,回味悠長。鎮江香醋的還原糖含量達4.5%,吃起來有回甘,特別適合涼拌菜和蘸料,比如吃大閘蟹時配姜絲香醋,既壓腥又提鮮,讓味道更加鮮美,拌個老醋花生,酸甜比例拿捏得剛剛好。但它的酸度只有5%-6%,遇到高溫立馬“露怯”,炒菜時得掐著秒表在出鍋前淋上,不然香味全跑光。
陳醋的酸味則更加濃烈醇厚,后調悠長,一口下去從舌尖酸到喉嚨。山西老陳醋的有機酸組成中,乳酸和乙酸形成復合酸味,減弱了刺激感。做山西過油肉時猛火熗醋,酸香裹著肉香直沖鼻腔。燉紅燒肉時加兩勺,肥肉瞬間化開不膩口。
三、適用場景不同
香醋適合冷調,比如涼拌黃瓜、涼拌木耳,或者做蘸料,酸爽開胃。吃灌湯包蘸點香醋,既能解膩又不搶湯汁的鮮。江浙人做糖醋排骨也有講究先用香醋收汁,酸甜味滲進骨頭縫里。鎮江鍋蓋面最后淋上一勺香醋,才能保持獨特的風味。吃大閘蟹時,蘸上姜絲和香醋,那叫一個絕配。但千萬別拿它做酸辣湯,煮久了連醋味都找不著。
陳醋適合燉煮、紅燒等需要長時間烹調的菜肴。酸辣土豆絲離了它就沒魂兒,熱油爆香干辣椒后立刻沿鍋邊淋醋,滋啦一聲酸香四溢。燉煮羊肉時,陳醋的高酸度能軟化結締組織,讓肉質更加鮮嫩。老醋花生、老醋蟄頭這些經典涼拌菜,用陳醋來調味,味道更加濃郁。山西人吃面,刀削面澆上兩勺五年陳醋,再潑一勺油辣子,酸辣勁道直沖天靈蓋。
四、歷史文化不同
山西老陳醋的歷史更為悠久,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被譽為“天下第一醋”。而鎮江香醋創于1840年,至今已有170多年歷史,以“酸而不澀,香而微甜”的特點聞名。這兩種醋都承載著當地的文化特色,山西老陳醋的醇厚代表了黃土高原的厚重,鎮江香醋的甜香則體現了江南水鄉的靈秀。
五、挑選方法不同
挑香醋要使勁搖晃瓶身,泛起細膩持久的小泡泡才是真釀造的。再看配料表,躲開“冰醋酸”字樣的勾兌貨。鎮江香醋必有地理標志,酸度至少4.5g/100ml才算合格。開封后記得放冰箱,不然酯類物質水解,香味說沒就沒。
選陳醋得認準“掛壁效果”,倒出來像香油般濃稠能掛杯。山西老陳醋瓶身一定標著總酸≥6g/100ml,年份越久酸度越高。存放也有講究,別傻乎乎放冰箱,陰涼避光處擺著,放三年照樣酸香撲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