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易新聞訊:5月28日上午,秦皇島市委宣傳部、市政府新聞辦舉辦創建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市新聞發布會。秦皇島市司法局黨組書記、局長劉建明介紹整體情況。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指出:“建設法治政府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重點任務和主體工程。”開展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創建活動,是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法治政府建設決策部署,不斷把法治政府建設向縱深推進的重要抓手。2019年5月22日,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辦公室印發《關于開展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創建活動的意見》以來,我市始終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為根本遵循,聚焦新時代法治政府建設指標體系,堅持依法行政,推進良法善治,在法治軌道上全面引領城市發展。2023年我市全面啟動第三批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市創建工作,全市黨政機關勠力同心、攻堅克難,實現重點領域突破性進展。2023年11月通過省級評審,成功獲得示范市省級推薦資格;2025年4月,我市從全國參評城市中脫穎而出,正式入圍80個實地評估候選城市名單。
示范創建是對秦皇島市法治政府建設的一次“大考”,需要全體市民共同參與、鼎力支持。在此,我向大家通報一下法治政府建設情況。
一、強化頂層設計,構建法治建設新格局。嚴格落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責任體系,全市各級各部門黨政主要負責同志認真履行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關鍵少數”示范引領作用凸顯。建立“一規劃兩方案”法治實施框架,健全市委常委會、市政府常務會常態化學法機制,開展領導干部法治專題培訓56場次,形成領導干部帶頭講法、專家學者深度釋法、公職人員全員考法的法治教育體系。完善“1+10+1”行政決策制度架構,實現重大行政決策合法性審查100%,決策風險評估做法,在全國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創新研討班上介紹經驗。
二、突出精準立法,打造法治護航新標桿。堅持立良法促善治,我市現行有效地方性法規18部、政府規章11部。其中《秦皇島市海水浴場管理條例》填補國內立法空白,推動近岸海域水質優良率達100%,黃金海岸生態修復工程入選全國典型案例。長城保護專項立法成效顯著,山海關中國長城博物館建設經驗列為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典范。船舶污染防治地方立法及“最嚴控煙令”實施成效突出,《秦皇島市旅游市場條例》打造“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首選地,收獲了“國內游客心中最美好的濱海休閑城市Top10”“2024最具潛力文旅城市”等諸多美譽。葡萄酒產區保護立法,推動特色產業2024年全產業鏈年銷售收入達40多億元。
三、深化機制創新,培育營商環境新優勢。全國首創園區項目“謀劃即招商、洽談即入庫、簽約即幫辦、立項即供地、拿地即開工、竣工即交證”六即改革措施,建設項目審批時限壓縮至25個工作日。建立證明事項網上辦新模式,實現42類證明事項上線應用,累計開具電子證明22萬余次。政務服務“一端通辦”成功入選“2024數字政府創新成果與實踐案例”和“2024中國地方政府營商環境優秀案例”。信用監管體系建設成效顯著,2023年以全省第一成績獲評全國信用體系建設示范城市。
四、完善監督體系,樹立執法規范新標桿。全面推行行政執法三項制度,相關成果在全國推進會上展示。完成6大重點領域綜合執法改革,整合多部門職能設立海洋漁業局,變“九龍管海”為“一龍治海”。城市運行管理服務平臺建設取得突破,“智慧城管”入選“中國智慧城市大會優秀案例”。推進應急領域“雙控”機制建設,公共安全靶向治理模式等經驗先后被中央政法委、中央深改辦、應急部、自然資源部推廣。截至2024年底,我市已全面建成覆蓋市縣鄉三級的行政執法協調監督工作體系,通過縱向貫通、橫向聯動的立體化監督網絡,全面強化執法規范化和監督實效性,為法治政府建設提供堅實保障。
五、厚植為民理念,繪就法治惠民新圖景。建成覆蓋市縣鄉村四級的2556個公共法律服務中心(站),創新“熱線、網絡、實體”融合服務模式,12348法律服務平臺實現24小時響應。構建“一小時調解服務圈”,昌黎道路交通事故調解委員會獲評全國模范調解組織。深化行政復議體制改革,復議機關精簡至8個,便民行政復議聯系點實現市縣鄉三級網格全覆蓋。組織“百場萬人”大培訓,培養“法律明白人”2.6萬名。建成國家級民主法治示范村16個、省級94個,“八五”普法中期工作獲司法部通報表揚。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我市將以創建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市為契機,以更高站位謀劃法治建設,以更實舉措推進法治改革,以更強擔當履行法治責任,奮力打造新時代法治政府建設標桿城市,為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貢獻法治力量!
答記者問
問題一:這幾年我們城管執法部門在推進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提升城市管理服務質量、優化營商環境為民辦事實方面都有哪些措施和做法?
秦皇島市城管執法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郗海琨:各位媒體朋友,上午好!非常感謝大家對城市管理工作的關注和支持。城市管理工作與經濟社會發展、人民群眾生活息息相關,近年來,我們結合城市管理新形勢和人民群眾新需求,不斷加強隊伍規范化建設,認真履行城市管理職責,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持續提升城市治理水平,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和做法。
一、優化服務流程,提升服務效率。推行水、氣、熱、排報裝業務“一站式”全流程服務,企業只需提交一次報裝申請即可,并對申報材料進行整合,無需重復提交,縮短工作時限。同時提供多種申報渠道,實行“線上、線下、手機端”一體化報裝服務模式,項目單位可以根據需求在政務服務大廳窗口、“冀時辦”APP或市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系統自行選擇申報。
二、規范執法行為,保障企業權益。一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和“為人民管理城市”理念,將“嚴格管”和“熱心幫”相結合,全面開展城管領域執法隊伍規范化建設,確保執法行為合法、合規、合理。二是推行“溫情城管.柔性執法”,廣泛運用說服教育、警示告誡、指導約談等方式開展執法工作,積極落實“首違不罰”、“輕微免罰”等措施,為市場主體成長和發展營造寬松環境。三是嚴格規范涉企行政檢查頻次,按照“應協同盡協同”的原則開展聯合檢查,防止執法擾民,切實減輕企業負擔。
三、優化市容市貌管理,推廣“人間煙火”便民生活地圖。按照疏堵結合的原則,我們持續規范經營秩序,科學規劃布局、綜合整治便民攤點,加大對流動攤點日常巡查和管理力度,逐步改變占道經營等“亂”局面。同時,從服務群眾需求和治理突出問題出發,在微信公眾號“秦皇島指尖上的城管”推出“人間煙火”便民生活地圖小程序,六大板塊引領百姓快速融入到城市“煙火氣”,已錄入各類合法經營的市場72個,商戶數量約4074家,打通了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實現“城市顏值”與“煙火氣”并行。
四、建立“接訴即辦”快速響應機制。開通24小時城管局長熱線(3612319),提供政策咨詢和各類訴求解答,及時收集廣大市民和企業對城市管理工作的意見及建議,不斷提升滿意度。
城市管理沒有終點,只有連續不斷的新起點。下一步我們將以更高的標準、更嚴的要求、更實的舉措優化“軟環境”,讓執法更有力度、服務更有溫度,為法治政府示范創建提供城市管理的樣板。同時,請各位媒體朋友繼續監督支持,多提寶貴意見!
問題二:據悉,秦皇島正在打造全國濱海旅游目的地,請介紹一下在創建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市過程中,我們采取了哪些舉措,讓游客既體驗到“詩與遠方”的魅力,又感受到“法治護航”的溫度?
秦皇島市旅游文廣局黨組成員、市文化市場綜合行政執法局局長陶世為:近年來,我們堅持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為引領,積極探索“文旅+法治”發展新模式,讓“詩與遠方”融合法治溫度,為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增勢賦能,持續擦亮、呵護好文化特色名片和旅游金字招牌。
一、夯實法治保障,擦亮文旅高質量發展法治“底色”。一是立法引領,厚植法治根基。近年來,我市積極發揮立法的引領和規范作用,先后出臺并深入實施《秦皇島市旅游市場條例》《秦皇島市休閑船艇管理規定》《秦皇島市國際一流旅游城市促進條例》等“小切口”“高精度”的地方性法規和政府規章,為優化市場秩序、促進文旅融合等工作提供了強有力的法治保障。二是統籌推進,提升治理效能。將依法興旅相關工作納入《秦皇島市法治政府建設實施方案(2021-2025年)》等法治建設文件,統籌推進旅游市場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推動法治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三是協調聯動,凝聚法治合力。自覺接受市人大、市政協對旅游市場、文物保護等工作的監督。設立全國首家專司長城司法保護的“山海關長城文化保護人民法庭”,以及市旅游文廣局與市中級人民法院聯合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強旅游司法服務的意見》等一系列舉措,推動法治文旅建設合力持續增強。
二、強化法治賦能,推動文旅產業提檔升級。一是優化審批釋放活力。全面增強服務效能,優化審批流程,積極打造營業性演出“極速審批”模式,激發企業發展內生動力,助力阿那亞、漁田七里海景區等文旅企業豐富演藝精品供給,構建文旅新地標、新場景,為游客提供更加精彩的“文旅大餐”;二是推標對標培樹品牌。深入開展“法治為民辦實事”,積極為企業送標準、送服務,提升企業競爭力和吸引力,秦皇島港口工業旅游區、左右山谷成功創建4A級景區,碧螺塔景區、阿那亞入選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文旅核心吸引物進一步擴容;三是依法興旅賡續文脈。積極發揮法治規范保障作用,推動文物保護傳承、業態場景煥新,如《秦皇島市山海關古城保護條例》促進保護古城、繁榮業態進入法治化軌道,涌現出古城年博會、“身向榆關那畔行”國風主題夜游等特色文化品牌,為游客呈現了更加亮麗的古城新姿。
三、全面依法監管,構建法治化文旅市場環境。一是依法強化綜合治理。深化文娛領域綜合治理,依法加強娛樂場所、大型營業性演出活動等領域監管,組織開展旅游市場秩序整治等專項行動,加強文物保護力度,我市查處的多起案件入選文化和旅游部典型案例,為游客營造了健康有序的市場環境。二是推進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落實文化市場聯合執法、“雙隨機、一公開”等執法機制,嚴格執行行政執法公示等“三項制度”,確保行政執法規范開展、陽光運行。制定包容免罰清單,2021年以來全市文化市場累計作出免于行政處罰決定21起,讓執法更加彰顯溫度。三是完善矛盾糾紛化解機制。成立市、縣旅游調度中心,旅游旺季抽調文旅、交通、市場等部門業務骨干集中辦公,快速集中處理游客投訴舉報。暢通投訴舉報渠道,在文旅場所張貼“旅游投訴直通車”二維碼,實現投訴掃碼一鍵直達,確保游客舒心玩、放心游,游客滿意度不斷提升,我市也入選了“2024年全國游客滿意度十佳城市”,得到了廣大游客的肯定。
下一步,我們將深入落實法治政府建設各項工作要求,以更大的力度、更實的舉措,不斷優化文旅領域法治化發展環境,更好的服務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謝謝大家!
問題三:請問市數政局在法治政府建設方面主要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
秦皇島市數政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劉春原:感謝您的提問。近年來,市數政局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思想為指引,堅決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關于法治政府建設的決策部署,以法治為引領,以創新為驅動,不斷優化政務服務,持續提升政務服務質量和效率,為企業和群眾提供更加便捷、高效、優質的政務服務,助力法治政府建設取得顯著成效。一是推進政務服務改革,構建法治化政務服務體系。完成市政務大廳升級改造,市本級涉企服務和民生領域45個部門、548項事項全部進駐,做到“只進一門、辦所有事”。全面普及行政審批服務“馬上辦、網上辦、就近辦、一次辦、自助辦”,541項事項實現“馬上辦”。創新開展“固定模板類證明事項網上辦”,累計開具電子證明22萬余次,相關做法入選2023年全省法治政府建設示范項目。二是優化審批流程,激發經營主體活力。推行“六即改革”,對園區內產業項目實行全生命周期、全流程服務模式,助力項目早落地。企業開辦“一窗通、零成本、即時辦”模式獲評省級示范案例,累計為企業減負降費2600余萬元。深化“雙盲”評審改革,全市累計實施“雙盲”評審項目1031個,成交金額314.64億元,民營企業中標率由原來的73.26%提高到現在的84.9%,有效提振了市場信心。三是完善監督機制,提升政務服務質量。建立政務服務“好差評”閉環機制,累計處理群眾評價2162萬余次,好評率99.99%,差評整改率100%。設立“辦不成事窗口”,累計辦結疑難問題26件。動態調整政務服務事項清單,編制市級實施清單1586項,事項標準化率100%。嚴格落實事項清單管理制度,確保“清單之外無審批”。四是強化服務保障,打造優質政務服務品牌。1927名政務服務代表緊密對接企業,協調解決用工、融資等問題1195件。推行“跨省通辦”1018項,通過“跨省通辦”網上辦理業務4.35萬件。持續優化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接派辦督考”閉環運行機制,接通率、服務滿意率、按時回復率穩定保持在99%以上,處辦率、辦件滿意率保持在98%以上。有序推進“直播12345”優化營商環境主題活動,切實解決企業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相關做法于2024年入選《中國地方政府營商環境優秀案例》以及《河北省營商環境典型案例匯編》。謝謝大家!
責任編輯:李亞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