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7年,阿拉法特失去了埃及支持,走投無路的他帶著4000多士兵和40萬巴勒斯坦難民投向了旁邊的約旦。
短短六天的時間,拉攏整個阿拉伯世界錢和資源,巴勒斯坦武裝組織在以色列的進攻下一敗涂地。
以色列有備而來,突然向埃及、敘利亞和約旦三國發難,戰斗效果驚人,以色列總共只傷亡了900多人,控制的地區大的驚人。
埃及失去了西奈半島、加沙地帶,敘利亞的戈蘭高地沒了,約旦失去了西河岸與耶路撒冷。
整個阿拉伯世界都在想方設法找靠山,沒人顧得上阿拉法特和巴勒斯坦。
以色列把巴勒斯坦人趕出了自己的國家,阿拉法特帶著4000多名士兵和40萬難民,被以色列追得如同“喪家之犬”。
這一戰過后,阿拉法特痛定思痛,阿拉伯國家在面對以色列的時候,太無能為力了,阿拉法特決定自己強硬起來。
阿拉法特心里復仇的火焰熊熊燃燒,為了重新站起來,只能在阿拉伯國家中間流浪。
約旦同情巴勒斯坦的處境,于是接納了大部分巴勒斯坦難民,阿拉法特也帶著武裝力量,撤退到約旦蟄伏。
寄人籬下本該小心低調,可是阿拉法特卻不想忍氣吞聲,他覺得過去巴勒斯坦人就是太容易妥協,才總是被欺負。
在阿拉法特的帶領下,巴勒斯坦解放組織在約旦避難的時候,也在持續吸納新成員,壯大武裝勢力。
寄居在約旦的巴勒斯坦人,拒絕遵循約旦的法律和秩序,儼然在當地建立起了自己的勢力范圍,像一個國中之國,約旦要進入巴勒斯坦聚集區,還要接受檢查等重重關卡。
更讓約旦頭疼的是,阿拉法特一點兒沒閑著,不停地跨越邊境,對以色列發起突擊,約旦整天為巴勒斯坦提心吊膽。
六日戰爭后,阿拉伯國家都畏懼以色列的武力,紛紛選擇茍著養精蓄銳。阿拉法特此時仿佛一個刺頭,讓收留他們的約旦也不好交代。
約旦管不了阿拉法特,阿拉法特的影響力反而在約旦中間蓬勃生長,約旦的軍方、政府還有平民,都有轉而支持阿拉法特的苗頭。
約旦國王感受到了事情的嚴重性,繼續這樣發展下去,阿拉法特恐怕就要反客為主了。
約旦多次對阿拉法特方面進行警告,阿拉法特反過來說約旦國王侯賽因沒有骨氣,只會懦弱地為西方國家賣命。
中東地區形勢復雜,在以色列虎視眈眈的情況下,很多阿拉伯國家都選擇和西方國家保持好關系,以維持脆弱的平衡。
阿拉法特不管不顧將內情捅出來,約旦也不好對西方國家交代。巴勒斯坦的游擊組織經常跟約旦軍隊發生沖突,還膽大地攔截西方國家的飛機。
巴勒斯坦和約旦的之間的沖突已經到了無法挽回的地步,阿拉法特宣布要推翻侯賽因的統治,說服敘利亞一起對上了約旦。
約旦一通電話打到了美國白宮,叫來了支援,此時以色列趕來湊熱鬧,敘利亞亂了,來勢洶洶的阿拉法特計劃失敗。
不過人稱“不死鳥”的阿拉法特,沒有因為一次失敗就退讓,接下來就暗地里對約旦王室和以色列進行報復。
侯賽因忍無可忍,動用王室軍隊驅逐巴勒斯坦難民,把阿拉法特在約旦的據點都搗毀了。
阿拉法特的武裝組織死傷過半,無奈轉移到了黎巴嫩。阿拉法特和巴勒斯坦的難民以來,約旦的舊事重演,黎巴嫩也和阿拉法特杠上了。
有約旦和阿拉法特的前車之鑒,阿拉伯國家對阿拉法特避之不及,誰也不愿再接納巴勒斯坦難民。
阿拉法特的組織元氣大傷,分散到各處自謀生路,巴解組織內部出現了分裂,阿拉法特的話不如以前那么管用了。
被打得沒了脾氣的阿拉法特,不得不向現實低頭,之前他嗤之以鼻的談判、協商等方式,逐漸被接受。
在聯合國的支持下,流浪許久的巴勒斯坦人終于得以建國,阿拉法特跟昔日的死敵以色列坐到了一桌,商討起換取和平的方式。
曾經把阿拉伯國家和西方世界攪得不得安寧的阿拉法特,還因為推動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簽訂和平協定,獲得了諾貝爾獎。
阿拉法特雖然妥協了,巴勒斯坦和以色列要想恢復和平,依然有漫漫長路。
參考資料:第三次中東戰爭-百科收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