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銀發經濟蓬勃發展的當下,為中老年人提供優質的文化教育資源成為社會焦點。量子之歌旗下銀發興趣學習平臺千尺學堂,憑借“線上 + 線下”一體化服務模式,在銀發教育領域成果顯著。5 月 16 日至 18 日,千尺學堂精心策劃的“書香京城·書法畢業旅行”活動在北京拉開帷幕,為學員們帶來一場難忘的書法文化之旅。
首日總部相聚:筆墨傳情,開啟溫馨之旅
5月16日清晨8時,來自各地的銀發學員陸續抵達千尺學堂總部——北京市朝陽區融新科技大廈D座13層。身著紅色T恤的工作人員早早在一樓等候,引導學員乘坐電梯前往活動主會場。簽到環節別出心裁,一幅師生共創的卷軸鋪陳眼前,學員們手執毛筆,在卷軸上鄭重寫下自己的名字,墨跡暈染間,傳統書法的儀式感撲面而來。
正式活動開始前,會場內洋溢著溫暖的交流氛圍。書法老師與學員們親切互動,分享習字心得并合影留念;班主任老師與老朋友們敘舊談心,回顧線上課程的點滴時光。“特派小記者”的隨機采訪中,學員們紛紛講述與書法結緣的故事:有人退休后為充實生活拿起毛筆,有人因子女鼓勵踏上習字之路,言語間滿是對此次畢業旅行的期待。
下午14時,畢業旅行開營儀式正式啟動。千尺學堂負責人在致辭中感謝學員信任,并表示“銀發教育不僅是知識的傳遞,更是對生活熱情的喚醒”。隨后,兩場書法溫故課將首日活動推向高潮。楷書專場中,老師逐一點評作業,從橫畫的起筆頓挫到結構的疏密平衡,細致講解讓學員們頻頻點頭。
文化地標巡禮:穿越古今,感受筆墨脈絡
5月17日,學員們迎著朝陽奔赴故宮博物院。恰逢故宮建院100周年,“百年大展·樂林泉”展覽成為此行亮點。展廳內,古代名家真跡前圍滿了認真觀賞的學員,有人用手機拍下細節,有人在筆記本上速寫構圖。
中軸線游覽環節,專業導游的講解讓學員們仿佛穿越時空。從午門到神武門,學員們沿著“北京城的脊梁”漫步,感慨于古代建筑的對稱美學與文化深意。下午的行程聚焦文房雅趣。有著“民間故宮”之稱的榮寶齋內,三百年老字號的古韻撲面而來。學員們駐足于木版水印工坊,觀看匠人復刻古畫的精湛技藝,有人輕輕觸摸宣紙,感受傳統工藝的質感;一得閣美術館中,墨汁制作的百年工藝展吸引了眾多目光。
兩場書法課程在一得閣藝術中心展開。草書專場中,老師結合張旭、懷素的法帖解析筆法使轉,學員們邊聽邊在膝蓋上比劃;《蘭亭集序》臨摹課上,從“永”字八法到通篇布局,老師手把手指導。
結業儀式:墨韻長存,銀發教育再出發
5月18日上午,本次畢業旅行迎來結業儀式。學員們帶著三日積累的作業與心得齊聚一堂,現場展出的優秀作品中,既有工整的楷書對聯,也有飄逸的行書小品,見證著學習成果。
三天的旅行中,學員們用筆墨記錄京城古韻,以文字書寫銀發心聲。當結業卷軸再次展開,新添的旅行感悟與首日的簽到墨跡交相輝映,恰似一條文化傳承的脈絡,在銀發群體中緩緩延伸。千尺學堂以“線上+線下”的創新模式,為銀發經濟注入了文化賦能的新內涵,也讓“活到老,學到老”的理念在筆墨書香中煥發出新的光彩。
此次“書香京城·書法畢業旅行”活動,不僅讓學員們在書法學習中收獲知識,更讓他們在游覽名勝古跡的過程中,感受到傳統文化的魅力。未來,千尺學堂將繼續堅持創新、服務至上的理念,為中老年人提供更加優質、便捷的學習資源和服務,在銀發教育領域發揮更大的作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