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注文獻來源,請知悉。
前言
美烏剛簽下協議不久,剛果(金)似乎也走上了“出賣礦產換援助”的路子,很可能導致中國70億美元投資打水漂,
中方這次是遇上“白眼狼”了?
“用礦產換出兵”這件事,烏克蘭太有經驗了,從今年2月拉扯到將近5月,烏克蘭最終還是向美國低了頭—
2月底,烏總統澤連斯基親身赴美,就礦產問題和特朗普展開討論,然而雙方談得并不順利,甚至大吵了一架:
特朗普認為美國對烏投資巨大,澤連斯基應該“投桃報李”,懂事點把開礦的權利交出來,給美國“回回血”;
澤連斯基則怒斥特特朗普“胃口太大”,在不肯提供隊伍安全保障情況下,就想拿走烏克蘭礦產資源,這個版本的協議他們不可能接受。
吵歸吵,雙方目的明確,一個要礦產,一個要安全保障,因此雙方沒放棄談,在沙特阿拉伯會晤多次后,烏方終于在3月底對外表示收到了“新版協議”。
烏克蘭日托米爾地區的諸多采礦公司近期仍在運營, 持續開采鈦、石墨和鈹等礦產資源。(視覺中國)
此后談判進入快車道,烏克蘭很快派遣談判隊伍前去美國磋商,隨后雙方線上簽署了“意向備忘錄”,4月底雙方終于要簽署礦產資源框架協議了。
然而,誰也沒想到最后關頭美國又鬧起幺蛾子,要求烏方“簽署所有協議”,否則就“回烏克蘭去”,烏克蘭打碎牙齒往肚子里咽,于5月初批準該協議。
根據協議,目前雙方共同組織的“重建投資基金”已經開始運行。
盡管烏克蘭方面反復強調他們擁有國內礦產資源的所有權和控制權,可從基金股權結構來看,美方占了一半,還參與“共同管理”,透出信號耐人尋味。
可能有人不解,美方為何如此重視烏方礦產資源?答案是四個字:清潔能源。
目前清潔能源技術對相關礦產資源的依賴性是非常高的,從電池存儲到太陽能電池板,從電動汽車到風力渦輪機,哪哪都離不開它,這就是“排面”!
剛果(金)同烏克蘭一樣,“坐擁寶山”—光是我們上面提到的鈷,礦儲量達到600萬噸,將近占到全球55%,市面上近8成的鈷來自這里。
此外,剛果的銅、鉆石儲量也很驚人,前者儲量高達8000萬噸,后者則在全球總儲量占比中超過58%,光是礦產對GDP的貢獻率就能超過25%。
由于“一帶一路”,我國對剛果(金)的投資不在少數,尤其是礦產方面:當地15座主要鈷礦中只有1座不歸中方經營,產業加工方面我們也占8成。
這對中國和剛果(金)來說,本應該是合作共贏,因為中方真的下了血本—
僅2000至2021年間,中方就給當地鈷銅礦提供價值近130億美元的貸款承諾,給剛果(金)“修路輸電建水壩”,真可謂仁至義盡。
去年年初,我國華剛礦業才宣布,將投入70億美元用于當地基建,說白了就是給當地修路。
另外,中方還宣布會將年度營業額1.2%支付給當地,作為“特許權使用費”,把華剛采出礦產的32%交給當地銷售,充分展示了進一步合作發展的誠意。
可是剛果(金)是怎么做的呢?它竟然扭頭就跑去“諂媚”美國,試圖用國內礦產換取美國出兵!
拜登政府曾試圖促進收購剛果(金)礦業公司Chemaf的事宜。Chemaf官網
要是真的落實,那中方此前投入的70億美元可就有點“不值得”了,說是“打水漂”也不為過。
其實,早在2019年美國政府就開始拉攏剛果(金)了,拋出《能源資源治理倡議》,想在礦產方面和剛果(金)合作;
去年,美國和歐盟聯袂推出“洛比托走廊”鐵路計劃,說是幫助剛果(金)擴建本格拉鐵路,把它的礦產直接賣到美歐去……
“餅”畫得不錯,可這也改變不了它想“摘桃子”的事實,這條鐵路當初都是中方幫忙建的,怎么當年中國還沒來的時候,不見它們如此“殷勤”呢?
奧,原來是嫌棄當地缺乏勞動力、基礎設施落后。
美歐如此“缺乏誠意”,剛果(金)還要“上趕著做買賣”,這是我們沒想到的,且近幾年隨著美西方不斷“吹風”,剛果(金)對華的態度明顯有所轉變。
除了在公開場合埋怨中方“一家獨大”,剛果金甚至從2022年開始加緊了對礦業合同的審查,中國礦企是主要目標。
今年2月,剛果(金)宣布接下來4個月禁止鈷出口,給中方帶來不小麻煩,眼看著禁令要解除了,結果剛果(金)21日又傳出了新消息:
針對這一礦產的出口限制或將繼續,且剛果(金)有意與美國展開礦產合作。
從該國總統的發言來看,剛果(金)方面已經不滿足做單純的礦產供應國了,更想成為“提煉戰略礦物的關鍵參與者”。說白了,要在中剛合作中拿到更多的好處。
可實際上,剛果(金)很難通過引入美國“牽制”中國。
一來,中方在當地痕發展已久,根基牢固,美方短期拿不出資源投資方案;
二來,中方掌握著“主動權”,印尼完全能填補剛果(金)留下的市場缺口。
當然,想讓美歐“出兵”解決東部地區混亂沖突,也是剛果(金)一個目的。
剛果(金)東部地區礦產資源很多,可是民主同盟軍、M23運動等武裝團體的存在嚴重影響了礦產開采運輸,一旦發生團體火拼,動輒還有很大傷亡。
據統計,目前當地已經有超過7000人死于武裝沖突,齊塞凱迪不想“等”了,想讓美歐直接干預平復當地的混亂,這個目的真的能實現嗎?
說實話很難,烏克蘭當下的處境就是一個例子,所謂“以礦換兵”不過是一廂情愿的幻想,要不然俄烏戰爭早結束了。
如《觀察者網》所說,剛果(金)目前的做法正在“走鋼絲”,不僅難以達到上面提到的兩大目的,還“有可能會觸怒中國”。
到底能不能讓剛果(金)人民真正獲益,這還要看齊賽凱迪等人如何選擇。
參考資料:
《剛果(金)與美國若達成礦產協議,可能觸怒中國》 觀察者網
《烏克蘭與美國簽署礦產協議》 廣州日報
《國際巨頭紛紛受挫,剛果(金)礦業還能投資嗎?》 澎湃新聞
《活久見!阻止中國在剛果(金)采礦,美議員張嘴就來……》觀察者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