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球網
5月25日,河南省信陽市固始縣三河尖鎮蚌山村的萬畝優質弱筋小麥高標準示范基地內,金色麥浪隨風翻涌,收割機列隊成陣,在田間往來穿梭,一派豐收景象。
收割機列隊成陣。王連喜 攝
據悉,該縣糧油(集團)公司在縣內的優質弱筋小麥基地涉及6個鄉鎮,18個合作社、27個行政村,種植面積達12萬畝。為確保小麥品質,該公司從種植到收割全程采用現代化農業管理模式,將物聯網、大數據、5G等前沿技術深度融合,打造“智慧農業”體系。
通過農業大數據采集設施,實時監測并收集作物生長環境、土壤狀況及農事活動等數據,再利用大數據分析技術,生成精準的種植決策,實現從播種、灌溉、施肥到病蟲害防治的全程標準化作業。
目前,該縣59.87萬畝小麥已進入集中收獲期。農機部門已組織3185臺聯合收割機、176臺糧食烘干設備進行檢修調試,組織91個農機專業合作社和569個社會化服務組織,發揮其規模化、專業化優勢,為農戶提供全程機械化服務。
收割機在麥田間穿梭。王連喜 攝
同時,該縣設立了6個跨區作業接待服務站,全力保障小麥搶收工作順利進行,并迅速派遣農技農機人員深入小麥生產一線,指導全縣8939家合作社、家庭農場等規模以上種植主體開展搶收工作。為應對突發情況,該縣建立健全應急機制,制定極端天氣搶收預案,預先規劃機械故障、惡劣天氣等突發事件的應對措施,以最大程度降低對麥收進度的影響。
“下一步,我們將進一步加強農機具調度,協調備足農機手,并開通24小時熱線電話,及時幫助農機手解決問題,組建專業服務隊伍,巡回開展農機設備維修和保養。實行麥收動態信息日報告制度,引導機械有序流動,全力保障麥收工作高效有序進行,確保豐收在望變為豐收到手。”該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楊新亞表示。(徐純 熊德佳 楊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