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上海市機動車通行秩序的持續向好,非機動車亂騎行引發的安全隱患日益凸顯。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全市非機動車有責事故占到涉非機動車交通事故總數的56.4%。部分市民存在認知誤區,認為非機動車違法是微不足道的“小事”,殊不知一次“僥幸”闖燈或“任性”行駛都可能釀成慘痛后果。
亂騎行或擔全責
5月7日18時許,寶山區江楊北路四元路路口發生一起電動自行車闖紅燈引發的交通事故。劉某騎行電動自行車違反信號燈指示,由南向西左轉進入路口,與一輛由南向北正常直行的小客車發生碰撞,造成電動自行車、小客車物損,劉某輕傷。
寶山交警經調查認定,本起事故因劉某騎行電動自行車闖紅燈所導致,故劉某應承擔本起事故的全部責任。劉某不僅自己身體受傷、電動車撞壞,還要承擔相應的經濟賠償。
為有效預防交通事故、最大限度清除道路安全隱患,交管部門進一步加強非機動車執法管理,主動收集非機動車違法高發、群眾反映集中的路段、時段等線索,聚焦闖紅燈、逆行、不在非機動車道騎行等易致禍、易致亂突出違法持續推進嚴查嚴處。今年以來,全市涉非機動車交通事故同比下降了5.1%。
僥幸心理要不得
5月18日下午,在松江區佘北公路桃源路附近,一電動自行車騎行人未佩戴安全頭盔,同時一車搭載3名乘客,其中兩名乘客為幼童,沿途在機動車道騎行,存在極大交通安全隱患。松江交警通過公共視頻分析,鎖定騎行人王某某,并依法上門對其進行處罰教育。
執法方式的變革,突破了“時空限制”,實現了執法管理的24 小時全覆蓋。5月20日凌晨,長寧區長寧路江蘇路路口,申某騎行電動自行車違法搭載一名乘客,在機動車道上左轉時和另一輛電動自行車同時闖紅燈。長寧交警通過系統研判,依法對其進行處罰。
在現場管理的同時,交管部門不斷拓展專用號牌RFID等科技手段,對警力難以現場覆蓋的精準識別并即時記錄發現違法行為。目前,全市交管部門已在800余個路口、路段布設了RFID外場采集設備,即時記錄闖紅燈、逆行、違反禁令標志、不在非機動車道騎行等違法行為。今年以來,全市利用RFID設備共查獲違法行為20.1萬余起。
暴力抗法必追責
近日,一男子因不配合交警執法管理并毆打交警受到刑事處罰。2月9日18時許,徐匯交警在漕寶路虹梅路執勤時,發現一女子騎行電動自行車違法載人,遂上前指揮其靠邊停車接受處理。期間,該車后座的男子任某突然下車,連續拳擊執勤民警頭部、面部數次,致民警頭面部受傷。增援民警迅速到場,當場將酒后滋事的任某抓獲。5月20日,任某因襲警罪被徐匯區人民法院判處有期徒刑六個月、緩期一年執行。
警方呼吁廣大交通參與者,特別是非機動車騎行者,亂騎行危害大,遵法守規才能確保安全。如果對民警執法有異議,可通過行政復議或訴訟等法定途徑維護合法權益,避免一時沖動強行沖卡甚至暴力抗法,否則將構成“妨礙公務”“襲警”等違法犯罪,面臨相應的行政或刑事處罰。生命無價,安全有法,人人參與,才能共建、共享交通秩序之美。
新民晚報
記者:楊潔
編輯:倪彥弘
編審:龔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