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至27日,由農業農村部辦公廳指導、全國鄉村振興宣傳教育中心組織,人民日報、經濟日報、中國日報、工人日報、中國青年報、中國婦女報、農民日報等14家中央媒體17名記者參與的“鞏固成果守底線、接續振興換新顏”中央媒體走基層集中采訪活動走進昭通魯甸、昭陽、彝良等地,與基層干部群眾面對面交流,實地了解昭通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方面的具體做法、取得成效和面臨的困難、挑戰。
采訪團一行深入基層,先后采訪了卯家灣易地搬遷安置區“紅、黃、綠”精細化管理模式,魯甸食用菌、香蔥、馬鈴薯、昭通蘋果、彝良天麻、竹子等產業發展壯大、聯農帶農,以及灑漁“千萬工程”示范項目建設、寶藏村農文旅融合發展等情況。每到一處,記者們都認真聽取當地干部群眾和相關企業負責人的情況介紹,詳細記錄田間地頭的鮮活案例和民生改善的溫暖細節,仔細觀察鄉村環境衛生、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建設等發展變化,用心體會群眾的內生動力,探索鄉村振興的實踐路徑,用敏銳的視角和生動的筆觸書寫昭通的發展故事,展現昭通這片土地的奮斗與希望。
“在卯家灣易地搬遷安置區我看到了搬遷老百姓的幸福生活,社區精細化管理讓老百姓迅速融入城鎮生活,新建的幼兒園內歡聲笑語,廣場上的老人笑容更多了,孩子們學習進步了,這就是脫貧攻堅帶給老百姓的幸福生活。還有昭通蘋果的甜蜜,不僅聯農帶農成了幸福果,同樣也把甜蜜滋味留在了我們心里。作為一名新聞工作者,如何用筆端呈現我們中國的鄉村故事,描繪昭通人民的幸福生活,是我們的重要課題和任務?!敝袊W記者王靜說。
農民日報記者陳新宇通過兩天的采訪深刻感受到了昭通在易地搬遷、特色產業等方面作出的努力,看到了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方面好經驗、好做法,認為這些經驗做法值得宣傳推廣。陳新宇說:“我將把這些鮮活的案例和生動的經驗融入報道中,讓昭通的好聲音、好故事傳遍千家萬戶?!?/p>
據了解,部分采訪團還將深入曲靖市采訪。而人民日報記者將深入鎮雄縣等地,全面了解“家門口的務工車間”、群眾就業創業等工作舉措和成效。
來源/昭通市融媒體中心 莫娟 聶孝美 文/圖/視頻
終審/胡華玉 編審/保進 劉玉 校對/馬思 編輯/何淑倩格
投稿/ ztsxwzx@126.com
轉載請注明來自 “微昭通” 官方微信公眾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