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教育圈,體育強校的綜合實力,往往不容小覷。
比如清華被稱為“五道口體校”,斯坦福也有“美國灣區最強體校”的稱號。
在北京城市副中心,就有這樣一所體育強校——北京市通州區私立樹人學校,其棒球和跆拳道項目最近還上榜了市教委公布的體育傳統項目學校名單。前不久,學校發布今年體育特長生計劃,面向全市提前招收8名棒球特長生(男女不限)。
可別小看了這所1993年成立的北京首批民辦校。
三十年來,它始終是民辦教育圈的“常青樹”。
秘訣有二:一是把“國際教育本土化,本土教育國際化”當作生存之本;二是建校至今未換過校長,在正確的方向上持續深耕。
早在 1998 年,國內首家棒球運動學校就在樹人成立,老報紙上至今仍記載著這份教育勇氣。
值得關注的是,樹人的棒球訓練內容秉持了校長王建超確立的國際課程本土化、本土課程國際化的教學理念。
“東方和西方人是完全不同的思維模式,所以棒球的基礎訓練我用日本的,科學訓練我用美國的。” 王校長強調道,“在哪個行業,專注哪個行業的專業度,一定沒錯。”
這種理念同樣貫穿課程建設。樹人從美國引進全套課程,創立了自己獨有的雙語課程體系和美國的教學基地,讓課程既能對接國際標準,又貼合中國學生的成長節奏。
正因為如此,樹人的孩子面對多元社會,擁有了更靈活的選擇權——
既可以國內升學,也可以國際升學。留學目的地不止英美澳,還能去港日德。
正如王校長所說:
提供多元的一種出口,不是說你一定要出國,不出國就不出國。讓兩類學生可以互相穿插,兩條路線根據自己情況都能走通。
01
全國首家棒球運動學校!
培養棒球人才,從“樹人”開始
1998年的一個黃昏,校長王建超在美國的一個社區,偶然瞥見居民們打棒球的場景。
就是這一眼,讓她認定了這顆小白球的“樹人”價值。
當時國內鮮有人了解棒球,而王校長卻打定主意:樹人的孩子,要從小學會打棒球!
1998 年 4 月 15 日,中國棒球協會正式批復成立“中國北京樹人棒球運動學校”,樹人由此成為國內首家棒球運動學校。
2022年起,學校和北京市棒球運動協會深度合作,成為其團體會員,并被授予“北京市棒球人才培育基地”“北京市棒球運動實訓基地”稱號。
全新的專業級棒球場是孩子們的“戰場”。
投球區,少年們一遍遍調整姿勢,只為了投出更精準有力的球;擊球區,清脆的擊球聲一響,棒球“嗖”地飛向外場,場邊的歡呼聲也跟著炸開。
在樹人,棒球不僅是體育課,更是必修課,是孩子全面發展的關鍵一環。
據了解,樹人開設“棒球體教融合”課程,普及棒球興趣和特長,并在不同階段為學生定制不同的培養計劃。
樹人不僅有世界級棒球教練坐鎮,還和“北京市棒球運動協會”緊密合作,國家級運動健將、一級運動員以及多項賽事的冠軍教練員都成了孩子們的老師。
為了教好棒球,樹人可謂下足了功夫,并提供了頂尖的訓練資源。
據了解,學校會推薦隊員寒暑假進入北京專業隊集訓,提前享受最優質的訓練資源。優秀隊員還有機會被推薦到各省市專業隊。
樹人還在美國設有棒球實訓合作基地,每年定期輸送學生去美國交流學習;初高中設特長生定向培養并對接美國實訓基地,打通美國升學通道。
樹人也會定期組織棒球隊隊員赴日訓練交流。孩子們在日本集訓基地可以接受職業棒球教練的指導,也可以和當地中小學生共同訓練并開展切磋交流比賽。
前不久的日本集訓,孩子們曬得黝黑,在機場被誤認成菲律賓運動員。
這份“美麗的誤會”的背后,是孩子們對棒球實打實的熱愛。
還有初一的小宇,日本集訓時間和通州區期中考試“撞車”。為了整個團隊,他選擇跟著球隊踏上征程,回國后主動申請補考:“棒球教會了我團隊協作,這點困難不算什么。”
棒球就是一場團隊作戰,會讓孩子們的心中不只有自己。
棒球早已超越運動本身——它是團隊協作的課堂,是通往世界名校的鑰匙,更是刻進成長里的堅毅與擔當。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市和區級棒球比賽,樹人棒球隊屢創佳績。
2023年10月,北京市第十五屆體育大會猛虎杯秋季棒球比賽,樹人學校初戰告捷,U8取得北京市第三名的優異成績。
2024年3月,樹人學校5支隊伍出戰“猛虎杯”全國棒球青少年公開賽北京分區賽,各隊均斬獲優異的成績。
此外,學校高中棒球隊去年2人拿到“國家二級運動員”稱號,2人成了“國家健將運動員”。而且,學校還開了棒球教練員、裁判員等專業證書考試課程。想在棒球路上走得更遠的孩子,來到這里都有機會。
“別的地方培養棒球苗子靠體校或業余訓練,在我這兒,從一年級就名正言順地系統學。” 王校長的自豪地說道。
02
棒球怎么“撬”出好課程?
如何讓運動和學習 “打配合”?
這兩年,體育特長越來越吃香,樹人學校不少孩子就靠棒球特長敲開名校大門,畢業生也憑著出色的運動素養進入知名企業。
很多家長會好奇:為啥體育特長這么“加分”?為啥好單位搶著要愛運動的孩子?
道理其實很簡單!
首先,體育能培養出勇往直前、絕不服輸的韌勁兒;其次,比賽教會孩子遵守規則;更重要的是,團隊協作能讓孩子善于和他人打配合。
樹人學校看重的,正是體育運動培養的這些“軟實力”。那些在棒球等運動中學到的果敢堅毅、抗壓耐打和團隊精神,放到學習上同樣受用。
而且,樹人對 “軟實力” 的培養從來都是體系化的。就像棒球不是單純的揮棒擊球,而是需要力量、耐力、戰術與團隊配合一樣,課堂也不是簡單的知識灌輸,而是能力和思維的全方位打磨。
這種對棒球訓練過程和課堂學習過程的極致追求,用校長王建超的話說就是:
教育的成果在過程,其實就在每一節課。
聽評課是王校長將近三十年來必須做的事情,也是她對課程體系的設置,和教學方向把控的基礎。
建校三十年以來,我一直在調調調。引進美國課程體系之后,實際上算下來我們基本上是三年一小調,五年一大調。
國際高中部校長感慨:“她對教學和教研的這種關注度,包括細節的把控,讓人印象深刻。”
在校長的影響下,老師們對教學和教研特別用心,也為樹人課程注入交叉融合的基因。老師們一有機會就進行中西融合,為的就是讓國際教育資源深度適配中國孩子的需求變化。
具體到課程,樹人的小學語文課采用全國通用的部編版或人教版教材,但是課堂上卻沒有標準答案。就像王校長期待的那樣,“讓孩子自然去接受無標簽的東西,自己去認識不同的標準。”
音樂課要學會識譜,而不僅僅是學唱幾首歌;美術課從寫生開始,學生從小就學會自己去觀察去表達;科學課注重實踐。外教曾帶孩子們在校園挖石頭、觀察紋理,在探索中培養科學思維。
樹人希望課堂多給好奇心和想象力留空間。當孩子既愛運動又會思考,命運的齒輪開始轉動。
二十多年來,樹人學校的研究團隊走遍了大半個美國,深入研究了美國東西部和加拿大的很多課程項目,還把學籍、學分引進來,與中方課程有條件融合。
當國際化的棒球課程、文化課程與中國孩子的需求螺旋式地交叉融合到一塊兒,國際教育會接上中國地氣,本土教育也會長出國際視野。
03
從球場到“六邊形戰士”
讓孩子“有的選、走得通”
在樹人學校,棒球不僅是操場上的運動,更是一把打開多元成長的鑰匙。
作為國內首家棒球運動學校,樹人對體教融合的探索早已超越單一項目。
你會發現,這里的孩子既能在棒球賽中為團隊沖鋒,也能在藝術課上自信表達。剛剛還在棒球場上奮力揮棒,轉身可能就在電鋼琴前彈奏樂曲,或是用非洲鼓擊打出節奏,一個個妥妥的都是“六邊形戰士”。
就像棒球需要力量與協作,電鋼琴講究樂感與耐心,每一門課程都是一面鏡子,讓孩子看見自己的潛能。
值得一提的是,樹人學校座落在中國原創藝術文化中心的通州宋莊·畫家村,占地57000平方米。得天獨厚的藝術氛圍,賦予孩子們獨特的藝術味道和靈動氣質。
這所集“運動館、藝術館、圖書館、博物館”于一體的開放式教育示范校,設有幼兒園、小學、初中和高中,開設雙語課程、國際課程以及藝術特色課程,同時招收中外籍學生。
從小學到高中,從面向中高考的雙語班到面向國際升學方向的國際班,從國內藝術名校班到日本藝術名校班、中日雙軌名校班,樹人用三十年的積淀,為孩子鋪就了一條“有得選、走得通”的成長之路。
靠著 國際化特色、體藝教融合的教育特色,樹人培養出一批又一批具有全球化視野的優秀學生。
當 孩子們在多元文化交流中學會英語,學會看世界,棒球場上學會協作,在音樂課上感受律動,在美術課上觸摸色彩,這些看似不一樣的經歷,其實都在滋養他們的成長。
而孩子們在樹人積累的每一點體驗和快樂,都會慢慢鋪成一條通向任意門的道路。
編輯 | 京教君
內容來源 | 北京市通州區私立樹人學校
微信又改版啦
為了讓「京城教育圈」出現在您的時間線
星標一下★為了更好的我們
歡迎 | 掃碼加入
京教圈學習交流群
走之前記得點個“心心”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