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鄉村17年前丟失石獅子現身徐州博物館,引發歸屬爭議…
近日,一則令人震驚的消息在網絡上迅速發酵,引發了廣大網友的關注。5月27日,一名安徽游客在社交平臺分享了一段視頻,稱自己在徐州鼓樓區的徐州圣旨博物館參觀時,竟意外發現了一座與17年前從他們安徽蕭縣王寨鎮陳樓村消失的石獅子一模一樣的石獅子,甚至連殘缺的地方都完全吻合。
石獅子自古以來便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符號,常被置于村口或十字路口,寓意鎮宅辟邪、招財納福,尤其在農村,它更是村民們的情感寄托。這位游客從小在村口石獅子旁玩耍,許多童年照片都與石獅子有關,所以他一眼就認出了這個“老伙計”,情緒激動之下當場報了警。
事件曝光后,迅速引發網友熱議,矛頭紛紛指向徐州圣旨博物館。面對質疑,徐州文旅部門回應稱需進一步調查石獅子來源,并要求村民拿出證據證明其所屬權。
徐州市民政局則表示該博物館注冊屬實,若涉及資產糾紛建議報警處理。但這一回應未能平息網友憤怒,不少人質疑博物館作為文物持有方,應自證清白,提供石獅子的收購或捐贈記錄。
消息傳回安徽蕭縣陳樓村,村民們炸開了鍋,隨即開始翻箱倒柜尋找證據。令人驚喜的是,村民們保存了許多石獅子的老照片,有新人結婚時的合影、孩子騎在石獅子身上的抓拍,還有90年代到2008年間石獅子穩坐村口的生活記錄,其中一張照片清晰拍下了石獅子的斷角和裂痕,與徐州博物館里的石獅子細節高度吻合。村民們還翻出了2008年石獅子被盜時的報警記錄,這些都成為了至關重要的鐵證。
徐州圣旨博物館最初回應“正在核實”,如此簡單的回復難以服眾,網友們強烈要求博物館給出石獅子合法來源的說法。更令人疑惑的是,這尊石獅子并未出現在博物館的文物備案中。
事實上,徐州圣旨博物館早在2000年成立時,就因藏品來源問題引發過爭議,此次石獅子事件更是將文物保護的監管漏洞推到了臺前。
目前,多地相關部門已介入調查。徐州市文旅局文物處和鼓樓區文旅局均表示正在核實情況;蕭縣文旅局已派人到村里核實,并將與徐州方面對接;博物館所在轄區派出所也已介入調查。
近年來,文物被盜或被毀事件屢見不鮮,如法源寺600年歷史的石獅子被游客故意推倒致脖子斷裂,此類行為令人痛心,也凸顯了文物保護的薄弱環節。網友們紛紛呼吁,文物是文化的載體和民族的記憶,偷盜、破壞以及展出來源不明文物的行為,都是對文化的褻瀆。
這起石獅子歸屬事件仍在調查中,真相究竟如何,石獅子是被盜還是被賣,徐州的博物館能否拿出令人信服的來源證明,我們拭目以待。希望此次事件能為文物保護敲響警鐘,讓文物得到更好的保護,早日物歸原主 。廣大讀者,對此事件你們怎么看?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