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積極響應世界衛生組織(WHO)提出的“加速消除宮頸癌全球戰略”,推動我國宮頸癌防治工作邁向新高度,2025年5月31日,長沙大醫醫院正式成立“京·湘HPV專家團與聯合會診中心”,并舉辦成立儀式。此次活動標志著北京與湖南兩地頂尖醫療資源深度協作,以“醫防融合、精準診療”為核心,為女性健康構建全方位、多層次的防護屏障,助力實現WHO“90-70-90”目標(即90%的女孩在15歲前接種HPV疫苗,70%的女性在35歲和45歲前接受高效篩查,90%的確診患者得到規范治療)。
一、全球數據警示:宮頸癌防治刻不容緩
宮頸癌已成為威脅全球女性生命的第二大惡性腫瘤。據WHO統計,我國每年新發宮頸癌病例約13萬例,死亡人數高達3萬余人,且發病年齡呈年輕化趨勢。長沙大醫醫院院長在成立儀式上表示:“宮頸癌是可防可控的疾病,但需從疫苗接種、篩查普及、規范治療三方面協同發力。此次京湘專家團的成立,正是為了填補區域醫療資源差異,讓患者在家門口就能享受頂級診療服務。”
二、京湘專家團:頂尖資源下沉,賦能精準診療
“京·湘HPV專家團與聯合會診中心”匯聚了北京與湖南兩地數十位HPV診療領域的權威專家,其中長沙大醫醫院李昭龍主任作為核心成員,憑借20余年HPV診療經驗,成為患者信賴的“健康守護者”。
李昭龍主任簡介
·職務:長沙大醫醫院副主任醫師,HPV診療領域首診專家
·履歷:1996年投身醫療事業,主攻HPV診療20余年,曾任職昆明、北京、重慶、廣州等多家三甲醫院科室主任及業務院長,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
·診療特色:堅持“一人一方案”原則,針對HPV高危型(如16、18、33、52等)及疑難病例,通過病毒分型檢測、宮頸細胞學檢查及組織活檢,精準判斷病變風險,制定個性化治療方案。
專家團協作模式
·遠程會診:通過互聯網平臺,實現京湘專家實時病例討論,為復雜病例提供多學科診療意見。
·技術下沉:將北京先進的診療技術(如LEEP刀宮頸錐切術、光動力療法)引入湖南,提升基層醫療水平。
·科研聯動:聯合開展HPV疫苗接種效果評估、新型篩查技術研發等課題,推動臨床實踐與學術研究同步發展。
三、長沙大醫醫院:體系化診療,守護女性健康
作為湖南省HPV診療領域的標桿機構,長沙大醫醫院始終以“醫者仁心、精于HPV”為初心,構建了從預防、篩查到治療的全程管理體系:
1.預防端:提供HPV疫苗接種咨詢與預約服務,尤其針對15-45歲女性開展疫苗科普教育。
2.篩查端:引進TCT+HPV聯合篩查技術,結合陰道鏡檢查,實現早期病變的精準識別。
3.治療端:
·藥物治療:針對低危型HPV感染,局部使用干擾素凝膠、咪喹莫特乳膏等抗病毒藥物。
·物理治療:采用激光、冷凍、光動力療法等清除疣體及病變組織。
·手術治療:對CINⅡ-Ⅲ級病變患者行LEEP刀宮頸錐切術,創傷小、恢復快,保留生育功能。
四、患者故事:從絕望到重生,見證醫療溫度
在成立儀式上,一位來自湖南永州的HPV16型陽性患者張女士(化名)分享了她的治療經歷。張女士曾因反復發作的尖銳濕疣輾轉多家醫院,后經朋友推薦來到長沙大醫醫院。李昭龍主任通過基因分型檢測發現其感染高危型HPV16,并伴有宮頸低級別病變。針對她的病情,專家團制定了“抗病毒藥物+光動力療法”的綜合方案,3個月后復查顯示HPV轉陰,宮頸病變逆轉。張女士感慨道:“以前覺得HPV是絕癥,沒想到在家門口就能治好,感謝專家們的耐心和專業!”
五、未來展望:以“醫防融合”推動宮頸癌清零
長沙大醫醫院院長表示,未來將依托“京·湘HPV專家團與聯合會診中心”,開展三大行動:
1.基層篩查行動:聯合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為35-45歲女性提供免費HPV篩查。
2.科普教育行動:通過線上線下講座、短視頻等形式,普及HPV防治知識。
3.技術幫扶行動:定期組織專家赴基層醫院開展培訓,提升區域診療能力。
宮頸癌防治是一場需要全社會參與的持久戰。長沙大醫醫院“京·湘HPV專家團與聯合會診中心”的成立,是京湘醫療資源深度協作的里程碑,更是我國實現“2030年消除宮頸癌”目標的重要一步。未來,醫院將繼續以“醫者仁心”為底色,以“精準診療”為利器,為女性健康撐起一片晴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