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外媒在頒獎前評價:可以說今年戛納主競賽單元中最差的作品,反而是最佳導演獎的有力競爭者。(來源:deadline)
比諾什在發布會上坦言 :“我們看過很多非常與眾不同的電影,但這部更加不同。它可以讓你感受到一些你內在的東西,你很難說它是什么,但它是你何以成為一個“人”的原因……
我無法完全解釋,但我被深深打動了。我們希望給它這個獎以表彰?!?/p>
新作《狂野時代》延續了導演標志性的風格——有時候是令人屏息的視覺奇觀,有時候是令人窒息的空洞敘事。 首映現場,離場觀眾絡繹不絕的場景堪比奧托·普雷明格《出埃及記》中的逃亡畫面,而留在座位上的觀眾里,恐怕也沒有多少人意識到正在發生什么。影片勢必會收獲部分影迷的追捧,畢竟其中至少40分鐘的影像確實表明導演是純粹的視覺天才。但令人難以想象的是,我們會在戛納見到比王家衛的《2046》更加刻意晦澀的作品。 畢贛無疑是一位風格至上的導演,而這部影片也在極盡展現這種風格——從驚艷的開場片段便可窺見一斑,可惜隨即便被冗長矯飾的文字說明所拖累。故作高深的文字說明試圖構建一個"無人做夢而得以永生"的架空世界。 然而在這個設定中,存在一群"幻夢者"拒絕接受"現實"世界的虛假,寧愿活在幻想中(影片將他們比作不燃燒并因此"永存"的蠟燭)。這種設定又被"大他者"的存在復雜化——他們監管幻夢者并"維持時間的線性"。 沒錯,您沒看錯這些描述,它們確實難以形成自洽的邏輯體系——更遺憾的是,這種混亂貫穿全片始終。 作者:達蒙·懷斯 翻譯:跳房子 排版:妖妖 責編:劉小黛 策劃:拋開書本編輯部 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1 影片概述 影片以冗長的序幕開場:代號為"她"的女人(明顯帶有《銀翼殺手》角色特質)潛入夢境領域,搜尋在寬敞的類似核掩體的地方中棲身的幻夢者——該角色外形酷似諾斯費拉圖(1922年默片吸血鬼形象)。他的周遭滿是默片電影時代的遺產,例如喬治·梅里愛風格的巨型月亮。 女人以明顯復刻盧米埃爾兄弟1895年短片《水澆園丁》經典橋段的方式實施抓捕,并釋放他到外部世界——自此,伴隨著一系列吸引力漸趨消失的“舞臺式”靜態場景,影片開始滑向失控的深淵。 《狂野時代》劇照 后續四個章節呈現出遞減的吸引力:首段融合鏡面迷宮、特雷門琴、巴赫樂章的神秘箱包(號稱能終結戰爭)等元素,構建出帶有元敘事色彩的黑幫驚悚片,盡管邏輯破碎卻散發詭異魅力; 第二幕聚焦寺廟中牙痛男子與石佛苦魂的對抗,靈氣盡失; 第三段講述騙子訓練孤女行騙老人的故事;最終章來到1999年除夕,等待末日的情侶與疑似吸血鬼的少女為這部意識流拼貼畫收尾。 當字幕亮起時,或許觀眾最大的疑問是:我們究竟看了什么? 《狂野時代》劇照 第一幕最具潛力:帶有元敘事色彩的黑幫/連環殺手驚悚戲碼中,幻夢者因隨機殺人案遭到警方追捕。這一部分融合了鏡面迷宮、特雷門琴(電子樂器)、巴赫樂章以及號稱能終結戰爭的手提箱——盡管相當令人費解,卻散發著超現實魅力。 然而在下一幕里,當打掃寺廟的男子直面似乎是從石佛中顯形的“牙痛”("苦痛的魂靈")時,這種特質卻完全消失了。接下來是紙牌老千誘拐孤并女訓練她來詐騙一位老人的故事,最后的鏡頭則落在了1999年除夕等待世界末日的情侶身上,其中女孩很可能是吸血鬼——誰知道呢——我想很可能是。 舒淇于戛納 盡管視覺創意層出不窮,敘事卻陷入無止境的空轉——這些片段既無明確情節也缺乏結局,這意味著它或許在概念層面十分前衛,實際觀感卻一言難盡。 主題如氣泡般浮現又瞬間破滅:黑色電影元素若隱若現(包括對讓-皮埃爾·梅爾維爾《獨行殺手》的明確致敬);紙牌騙局的情節似乎同時受到《紙月亮》和北野武《菊次郎的夏天》的啟發;然而最后一幕似乎是在踐行戈達爾"拍電影只需一個女孩和一把槍"的著名格言。 《狂野時代》劇照 這一切或許只是空中樓閣(很可能確實如此),但畢贛本人很可能并沒有明確的創作意圖——因為影片始終在與觀眾直接對話。就此而言,《狂野時代》(無論片名的真實含義到底是什么)令人感到異常的釋然:它作為一部電影,似乎遵循夢的邏輯,并將解讀權完全交給觀眾——如果能夠偶爾拋出一些線索或許會更好。 畢贛顯然深諳觀眾心理,在結尾刻意強化了這種感受:借角色之口調侃了155分鐘的片長時間——如旁白所言,對幻夢者而言這無異于"百年煎熬"。正如那句老話,戲言寓真理。 《狂野時代》劇組 2 書本短評 陸泫龍(書本戛納記者): 畢贛寫給電影/影迷的一份情書,用多個交疊的夢境書寫百年電影史,從佛學的概念出發,將五感通過不同的類型故事融入其中,結合多部影史經典(從《月球旅行記》到《春夏秋冬又一春》)和多種電影風格(從默片時代到德國表現主義),以挽救電影作為一種有靈體的悲憫之心為千禧年的末世恐懼注入了哪怕不純的血液。 可惜的是畢贛丟掉了往日詩意的深沉和彌漫的情感厚度,徒留概念的視覺化呈現和對影像如數家珍般的縫制,長鏡頭的編排形式大于內容。 最終,在開往新世紀的大船上,我們回到了一個弗蘭肯斯坦望向水中的倒影,在“迷魂者”(Fantasmer)的引領下將夢中的碎片一一拾起。 忠澤(書本戛納記者): 5?? 李庚希血鬼 黃覺羅纮武 趙又廷解謎巴赫樂譜 陳永忠拼湊女兒遺書 火車進站 水澆園丁 千璽吞咽玫瑰 舒淇落入兔子洞 而畢贛還在帶我們做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