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報導:米蘭國際家具展(Salone del Mobile.Milano)作為全球設計領域的風向標,近年來經歷了從產品展示平臺到生態樞紐的深刻轉型。在接受中國經濟報導專訪時,米蘭國際家具展總經理Marco Sabetta深入闡述了這一演變背后的邏輯與未來戰略。
從產品展示到敘事體驗:市場驅動與主動革新的雙重變奏
米蘭展的核心定位始終緊扣產業脈搏。Sabetta指出,市場需求是設計創新的第一推動力,企業需要通過展會向全球傳遞新技術、新材料與品牌理念。為此,米蘭展主動構建了一個融合物理展示與數字傳播的立體舞臺,既保留實體展覽的沉浸感,又通過全年365天的線上內容輸出擴大影響力。
這種轉型并非單向選擇。米蘭展通過引入來自40個國家的參展商和150個國家的專業觀眾,形成了全球設計生態的共振效應。正如 Sabetta所言:“每年登頂不易,守住巔峰更難?!睘楸3诸I先地位,展會每年投入大量資源孵化新品牌、開發新技術,確保觀眾能持續領略 “世界頂尖產品” 的魅力。
實體展的不可替代性:數字化浪潮中的價值堅守
面對社交媒體帶來的 “去中介化”挑戰,米蘭展以體驗經濟為錨點,重新定義實體展會的價值。Sabetta以一把扶手椅為例:“你必須親自試坐,才能感受到它的材質與工藝?!边@種觸覺、視覺與空間的多維交互,正是線上展示無法替代的核心競爭力。
與此同時,米蘭展積極擁抱數字化,通過虛實融合的雙軌策略構建長效連接。6天實體展期間的內容會在后續通過數字平臺持續發酵,形成 “展前預熱 - 展中爆發 - 展后長尾”的傳播閉環。這種模式不僅鞏固了米蘭展作為 “設計行業宗教儀式”的地位,更將其影響力從物理空間延伸至全球社群。
未來十年藍圖:從米蘭到世界的生態擴張
在可持續發展與全球化的雙重背景下,米蘭展制定了清晰的國際化與年輕化戰略:
地理擴張:計劃在沙特、印度等新興市場舉辦海外展,并考慮重返上海,形成 “米蘭主展 + 全球巡展” 的網絡。2025年啟動的國際巡展將覆蓋中國、歐洲、北美等主要市場,提前為米蘭展造勢。
數字基建:以運營成熟的數字平臺為核心,構建全球設計師社群。通過全年不間斷的內容更新與線上活動,增強用戶粘性,實現 “設計無國界”的愿景。
青年賦能:Salone Satellite作為培育新銳設計師的搖籃,已成功舉辦26屆。未來將繼續加大對年輕設計師的支持,通過展覽、獎項與產業對接,確保設計生態的新陳代謝。
在倫理層面,米蘭展正推動可持續設計的行業共識。雖然尚未明確發起全球性公約,但Sabetta透露,參展企業已普遍將環保理念融入產品研發。未來,米蘭展可能通過標準制定與合作機制,進一步強化設計行業的社會責任。
設計作為文明對話的媒介
從1961年創立至今,米蘭展始終以連接人與設計為使命。在數字化與全球化交織的當下,其通過實體體驗的堅守、數字技術的賦能與全球網絡的擴張,正在重塑設計行業的價值鏈條。正如Sabetta所言:“設計不僅是產品,更是一種生活方式的表達?!?米蘭展的未來,將是一個更開放、更包容、更具責任感的全球設計共同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