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般童真垂天落 一鏡驚鴻妙手裁
——天津市和平區攝影家協會關愛未成年人主題創作實踐
在全民攝影時代,藝術創作如何護航兒童健康成長,成為攝影人關注的重要課題。“六一”兒童節前夕,天津市和平區攝影家協會走進和平區第八幼兒園,開展未成年人保護主題實踐采風活動。這不僅是一次藝術創作,更是落實未成年人保護政策的具體行動,通過鏡頭記錄兒童幸福成長瞬間,彰顯尊重和保護兒童權益的社會擔當。
《未成年人保護法》明確要求全社會樹立尊重、保護、教育未成年人的風尚。為此,和平攝協在拍攝前與園方、家長充分溝通,確保拍攝和使用合法合規,切實尊重與保護未成年人肖像權。天津市攝影家協會副主席高平強調:“攝影不僅是藝術,更承載社會責任。創作中必須時刻謹記保護孩子權益,讓藝術成為傳遞關愛的橋梁。”
和平八幼所在的百年建筑“同文俱樂部”,如今已成為兒童成長的樂園,歷史底蘊與現代教育在此交融。孩子們在藝術氛圍中探索、成長。和平區教師發展中心幼教教研員付瑩、張欣和園長盧睿表示:“我們不僅保護老建筑,更為孩子創造浸潤歷史文化的成長空間,打造承載幸福童年的‘院子’。”教育研究者、和平攝協負責人奚詠梅指出:“這種‘建筑+教育’模式,是《未成年人保護法》中‘社會保護’與‘文化保護’結合的典范。”
活動中,攝影家高平、陳宇、田濱、王云、王超、高博袈、霍晴等深入幼兒園“神奇操場”、“五彩光影長廊”、“秘密城堡”等特色區域,捕捉孩子們的自然狀態。精彩瞬間不僅展現了百年建筑中的童真童趣,更折射出幼兒園“尊重兒童天性,激發創造力”的教育理念和教師的辛勤付出。
拍攝后,攝影家們與園方就“藝術創作中更好保護未成年人權益”、“影像傳播科學教育理念”等話題進行了深入研討交流。
此次活動將藝術與教育結合,在《未成年人保護法》指引下,為兒童帶來更有溫度的關愛,為打造健康美好的成長環境做出示范。它引導更多創作者發揮攝影的社會價值,用影像記錄童年,用行動守護權益,呵護兒童在陽光下茁壯成長。
攝影:田濱等
撰稿:高博袈陳宇
審核:奚詠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