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央視新聞聚焦一項由我國科研團隊主導的突破性研究成果:中國科學院上海營養與健康研究所聯合中國科學院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團隊,成功破譯了宿主識別腸道菌群并調控免疫反應的分子密碼。這一發現揭示了腸道菌群與人體免疫系統交互的全新機制,為炎癥性腸病、代謝綜合征等腸道相關疾病的治療提供了創新思路。相關成果已發表于國際頂級期刊《自然》。
揭示腸道菌群調控免疫新機制
央視網消息:中國科學院上海營養與健康研究所聯合中國科學院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團隊研究發現,一種名為APOL9的蛋白能夠與特定細菌建立精細化合作,助力維持腸道免疫穩態。該蛋白能夠精準識別一類擬桿菌目共生細菌,但識別后它并不會直接殺菌,而是誘導細菌釋放信號與機體“對話”,幫助觸發有益的免疫反應,從而顯著提升腸道對有害菌的防御能力。該研究揭示了腸道菌群調控免疫新機制,破譯了其中的分子密碼,將為人類腸道疾病治療開辟新的路徑。
從基礎研究到臨床轉化:打開疾病治療新窗口
盡管當前研究仍處于基礎科學階段,但其轉化潛力已引發廣泛關注。研究團隊指出,Apln蛋白介導的菌群-宿主互作機制,為開發新型藥物提供了精準靶點:
- 精準調控腸道菌群:通過激活或抑制Apln蛋白功能,可定向調節有益菌群豐度,改善菌群失衡引發的疾病;
- 設計口服治療載體:基于該機制,未來或可開發模擬細菌信號分子的口服藥物,實現無創治療;
- 創新疫苗研發:利用腸道菌群作為天然“佐劑”,或能設計出更安全高效的腸道靶向疫苗。
來源:央視網
參考文獻:Targeting symbionts by apolipoprotein L proteins modulates gut immunity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